第38章 三处抛尸点,高义的判断(2 / 2)

加入书签

    六一.二二三.一二八.二四七

    这时,彭俊发现了魏成业,打了个招呼便要过来。

    “好家伙~”

    这话显然是对高义说的。

    他也终于明白,高义为什么能发现雨夜杀妻案的关键破绽~

    就这份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缜密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说一句刑侦天才并不夸张!

    再看高义,好似找到了感觉一般,再次开口道:

    也就是说,这次的抛尸地点距离之前两处相差近15公里,直插入南城区,纵横了半个淮市!

    “15公里吗?”

    足可见他对高义分析的肯定。

    孙又萌点头:

    “可不是!听说刚入职一个多月,但是已经拿了一个个人三等功!”

    水云巷入口处,高义这边刚下车,就听彭俊接连下达指令。

    于是乎,一行人匆匆离开办公室,前往本次的抛尸点——水云巷。

    吴文华,魏成业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水云巷深处。

    那些尸体,对凶手来说就是最危险的。”

    一旁,高义听着魏成业的话,脑海里回忆着抛尸的细节,似乎想到了什么。

    一时间,周围几个重案小组的办案人员纷纷侧目,看向高义和魏成业:

    “这谁啊?竟然被魏队点名!”一个三十多岁,留着寸头的刑警满脸诧异。

    这一刻,高义侃侃而谈,周围却一片寂静。

    【看来凶手之前勘察过这片区域,知道没有摄像头,所以选择在这里抛尸。

    “这么年轻就连破大案?”唐正阳诧异,看高义的眼神多了些不敢置信。

    可谁也没想到,再次发现抛尸的点,竟然在15公里外的南城区。

    一旁,魏成业闻言笑了笑,眼睛在打量着两包尸体的同时,饶有兴趣的说道:“还看出什么了?说说看。”

    七拐八绕,堪比迷宫。

    “一小组,将方圆一公里全部封锁!”

    可魏成业显然不这么想,直起身,冲着高义招招手:

    “破案嘛,就要集思广益,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心理负担。”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凶手是用车将尸体带到这里,从而进行抛尸。”

    高义看向魏成业,无奈的耸了耸肩:

    魏成业却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受自己影响。

    “基于这个判断,不难得出结论——凶手居住的地方距离横桥路不远,所以一开始选择抛尸销毁证据,发现败露后这才于此处,也就是15公里外抛尸。”

    “嗯。”

    里面确实有几处岔路口,可以想象再往里走,道路会是多么的复杂交错。

    “嗯?”

    尤其是第一次和这次抛尸方法的分析,给吴文华带来了不小的启发。

    两份都是用被单包裹,看样子应该是一张完整的被单撕成两半来用。

    “三小组,三人一队,地毯式勘察抛尸现场及周边!”

    都已经到丢弃头颅的地步,显然抛尸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

    所以警方将搜寻范围扩大到12公里,已经是非常稳妥的极限操作了。

    看到这里,高义低喃一声:“被单……看来凶手家里已经没有可以用来装尸体的袋子了。”

    “之所以说是开车抛尸,最大的考虑因素是路程~

    从前两次抛尸可以看出,凶手大概率距离抛尸点不远,而这次的抛尸也印证了这点。

    找到头颅就意味着能确定受害者身份,这么重大的发现,魏成业自然不想错过。

    说到这里,高义环视一圈众人,丝毫没有因为眼前人职位高低,或者刑侦经验多么丰富而怯懦,反而像是他们中最资深的哪位,在向所有人讲述案件真相:

    “凶手大概率来这里踩过点,但对这里并不熟悉,所以抛尸点在外围的水云巷,而不是更隐蔽的深处小巷。”

    尸体已经被从垃圾桶里清理出来,一共两份。

    看得出,他确实很看好高义!

    唐正阳,淮市刑侦支队重案六组成员。

    其实也不算是失误,因为根据前两次的抛尸点看,距离相近,而横桥路也不过是一条长2.1公里的路。

    “能得到吴大队长的夸奖,可不容易啊。”

    “二小组,沿街排查监控,走访周边群众!”

    因此我断定,凶手一方面急于完成抛尸,一方面从第二次抛尸的慌乱中再次恢复冷静,想故伎重施,寄希望于垃圾车将垃圾桶的垃圾拉走,达到销毁尸体的目的。”

    但是,他对这里又不是很熟悉,所以不敢深入,只能将尸体丢弃在外围的水云巷】

    巷子两头不同,由一条马路进去后,走大概四百多米,就能看到三条通往不同方向的其它巷子。

    做完这些,凶手急于将剩下的尸体抛弃,所以开车来到15公里外的水云巷完成最后一次抛尸。”

    将头颅这类大型人体组织携带在身上三十分钟,穿过15公里的路程,以凶手的谨慎更不会这么做。

    “对了,还有一件事……”

    可就在这时,高义却突然指着地上的尸体:

    “这次的抛的尸体也有问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