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本宫不死,尔终究是庶!(5)【二合(1 / 2)

加入书签

“难道她不该废吗?”

    白圣也不客气,直接图穷匕见。

    开玩笑,她费了这么大功夫布局监控,不一步到位岂不白瞎了她的精力。

    众大臣和王爷面面相觑一会后。

    只能点头认可。

    如果同辉帝现在还活着,他们可能会有所犹豫,琢磨要不要考虑同辉帝的意见。因为不管怎么说,西太后都是他的亲生母亲,如果同辉帝不愿意,并且替他亲生母亲站台,即便白圣手里有先帝密旨,他们肯定也得设法周旋周旋。

    怎么都不能让同辉帝面子太难看。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都已经死了,况且同辉帝为了母亲反抗先帝密旨也是孝道,完全不受惩罚不太可能。

    不过折中处理绝对没问题。

    但是,现在同辉帝已经驾崩,如今在位的明光帝,虽说与当今的西太后依旧有血缘关系,可毕竟不是亲生母子。

    而且他今年才八岁。

    此时压根没他说话的余地。

    可以说同辉帝的驾崩,既让西太后得以再次垂帘听政,也让她此时没有任何底牌反抗白圣,同时好在白圣已经让人将西太后的嘴重新堵上,所以即便他们在讨论要废了西太后,西太后也无法说话,倒免得白圣他们遭受噪音污染。

    不过,靖王爷很快又纠结道:

    “东太后娘娘,如果要废了西太后的话,必然要昭告天下,甚至还要将个中缘由说清楚,不然恐怕难以服众啊!

    可这么一来难免有损皇家颜面。”

    “你当哀家不知道,外面到处都在传同辉帝不是死于天花,而是死于花柳病吗,这等言论都传的沸沸扬扬,众所皆知,还有什么颜面?难不成你还想故意遮掩,殊不知越是遮掩,越是让人觉得可疑,私下不知编排出什么谣言来。

    如若当初同辉帝驾崩之际。

    直接简单干脆的昭告死因,而不是故意遮遮掩掩,过了近半个月才对外说是因天花病逝,能有这些个谣言吗?”

    白圣可不想自己的计划打折扣:

    “越是遮掩,反倒越会让人觉得有问题,有阴谋,不如直接坦率些,刚刚所有口供以及过程,张李两位女官都有记录,回头让她们整理下直接登报!”

    “此后,兰庶人就从养心殿搬出去吧,搬到如意宫,反正她原来就住在如意宫中,回头应当不至于择床睡不着。

    也免得别人再说哀家苛待了她!

    至于李进喜等主谋,赐死,其他知情者发配边疆,不知情,但有参与者逐出宫,其他的那些,就不再株连了。”

    白圣的惩罚并不严苛,甚至能用宽松来形容,三位亲王和众大臣对此是乐于见成的,毕竟他们也不想上面有个随时株人九族的领导,所以自然没异议。

    紧接着便是进行最后的善后处理。

    该杀的杀,该撵出去的撵出去,该发配边疆的发配边疆,西太后多年积攒的势力,被白圣在一天之内全部清除。

    皇宫彻底成为白圣的一言堂。

    与此同时,三位王爷以及一众大臣已经离开皇宫,并将宫内发生的事,西太后倒台等消息带出宫,并传播开来。

    不过好在天色已晚,再加上他们大多住在皇城附近,所以传播范围有限。

    真正彻底传开,估计要等到次日。

    而次日,白圣要求身边女官撰写的相关报道都已经见报了,传播速度肯定比私下传播速度快,倒不怕有人造谣。

    ……

    次日,乾清宫,养心殿内。

    一些消息不太灵通的大臣,是直到大朝会召开之前的闲聊时间段,才从其他同僚的口中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好在此时西太后还没有摄政。

    真正全心投靠她的大臣数量很少。

    所以百官知道此事后,大多只是有些惊讶,并没什么人担心害怕被清算。

    朝会依旧正常进行着。

    甚至于三位亲王以及部分重臣有所担心的,东太后没有制衡后会露出真面目,揽权摄政的事,也完全没有发生。

    白圣还是跟往常一样很少说话。

    只要不涉及百姓民生,更是基本不说话,他们讨论出什么结果直接默认。

    一时间端王爷他们都松了口气,觉得东太后可能只是被西太后惹恼了,实在看不下去,才会设局废了她,并非一直隐藏着自己的野心,是他们想多了。

    因此等朝会结束的时候。

    众大臣们心情都挺好,有说有笑的离开,甚至觉得,西太后被废了也好。

    省得他们担心西太后日后失控。

    与此同时,或者说在朝会召开的同一时间,大乾官报已经发行,并且在整个京城范围内贩卖,还有大量已经印刷出来的正快马加鞭,往附近大城市送。

    受限于物流速度,目前大乾官报只能保证京城里的人当天能收到,附近的要晚上两三天,再远的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等朝会结束的时候。

    京城很多关注官报的人,已经知道了相关情况,甚至很多酒楼茶馆,还有专门的读报人给不识字的读相关报道。

    一时间,真真是热闹的很。

    比四年前小皇帝登基都要热闹。

    毕竟皇帝登基常有,小皇帝登基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当年同辉帝就是小皇帝登记,但废太后,那可太过罕见了。

    “西太后竟然被废了?”

    “太后也能被废吗?”

    “应该能吧,不过我只听说过被囚禁的太后,被废的,确实没听说过。”

    “贾南风废过杨太后……”

    “哦,对,西晋司马衷的皇后,他诛杀了太后娘家又称太后一同谋反,矫诏废了皇太后杨氏,并在第二年活活饿死了废太后,不过后来永嘉元年,晋怀帝司马炽又恢复了她皇太后的尊号。”

    “西晋啊,羞于提之……”

    “自古以来都是废后多,废太后的确实极为罕见,不过东太后娘娘她手握先帝密旨,倒也勉强能算合乎礼法。”

    “看来先帝对西太后早有的防备!”

    “依我看,先帝还是太过于心慈手软了,明明可以模仿汉武帝,不留任何太后摄政可能,可却终究留了西太后她一命,不然指不定同辉帝尚且健在!”

    “呵,这可不好说,若是武帝没有霍光帮他收拾烂摊子,还不知啥样,朝廷可不一定有霍光那样的忠臣能臣。”

    “你们在说啥啊?”

    “武帝死前,赐死了太子之母,钩戈夫人,就是防止未来太后干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