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第285章 二顾茅庐(1 / 2)

加入书签

第285章  二顾茅庐

    部长虽然把邹卓明准备的举报材料都按下了,但邹卓明是不会死心的。

    部长也知道邹卓明的性格,讲义气,有担当,更有道德底线,有时候身上还会带着一些不管不顾的少年英雄气。

    他总会在邹卓明身上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他想,自己当年要是不那么头铁,不那么非黑即白,现在或许可以混得更好一些。

    再者,当年也没人教他,没人给他保驾护航。

    所以,他对邹卓明的栽培与提拔,一部分原因是惜才,另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个过去的自己。

    举报材料被部长锁进保险箱之后,邹卓明仍是有一些小动作,这些部长都知道,但也没管。只要他不把事情捅到上面,只要他不把自己也搭进去,随他去。

    邹卓明和剧组的那几个投资人见面后回到公司,就立即去找了唐松和,请他出手帮忙。

    唐松和自然不肯。

    他肚子里的墨水有几斤几两——不,应该说还剩几斤几两,没人比他自己更清楚。

    如果时间推回到几年前,唐松和应该还可以勉力一试。但这几年下来,不是拿就是抢,他已经多年未曾动笔了。别说改编了,就算是照抄他都不一定能抄顺畅。

    “邹总监,你也知道,”唐松和端起徒弟刚送来的咖啡抿了一口,态度倨傲,“我唐松和的剧本向来都是独立创作的,而我也从来不接这种改编的活儿。”

    邹卓明心中嗤笑,这老小子可真会拿腔拿调,他可不得“独立创作”吗,人原作者写的时候他也插不上手哇。还“从来不接改编”,怕是一个字儿也改不出来吧!

    但面上还是得恭恭敬敬的,邹卓明拍了一大堆马屁,好话说尽,唐松和还是一味地拒绝。

    邹卓明走后,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年轻人探头探脑地往里看:“师父,邹总监走啦?您答应了吗?”

    来人正是唐松和新收的徒弟,名叫邬俊骁,刚刚借着送咖啡的契机听了一耳朵。

    那本小说是他爸邬宏基披了个马甲写的。

    之所以披马甲,是因为他爸一直都是写现实向悬疑的,前两年突然迷上了都市奇幻,就自己也试着写了一部。

    出版社那边很高兴啊,“邬老师首次尝试”这种标题多吸引人呐,就让编辑赶紧催稿。可邬宏基不愿意用本名,担心自己写得不够好,导致口碑崩塌,于是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

    出版的时候还请了几位朋友帮着写推荐做宣传,也因书的质量本身就够高,上架没多久便销售一空,出版社那边后来又紧急加印。

    大家觉得销售成绩这么好,邬老师应该可以出来“认领”了吧,出版社于是请他开签售会。

    对于这个结果,邬宏基属实意外。高兴归高兴,可还是拒绝了签售会,他觉得这个大概率也就是昙花一现了,就这样吧,也挺好的。于是后面的版权事宜也都交给出版社全权代理了。

    之后,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便被盛海娱乐买去了。

    当邬宏基得知儿子要去的公司恰是盛海娱乐后,就立即转变了想法,想试试能不能靠自己原作者的身份,给儿子拉点人脉铺铺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