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山雨欲来(2 / 2)

加入书签

“就在我这福寿宫里下吧,哀家也在一旁瞧瞧。”太后提议。

“就听母后的。”赵广应了。

太后这下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忙吩咐一旁的老妈子:“快,去小厨房传令,备些精致的膳后点心,今儿个哀家高兴,福寿宫上上下下的宫人都赏。”

老妈子谢过太后,欢天喜地地下去了。得了赏的宫人们也都开心不已,今天的福寿宫简直比过年还要喜庆。

用过膳,赵正和赵广下棋,太后在一旁瞧着,沈悦兮陪在一旁,虽然觉得无聊,但是屋子里的气氛甚是融洽,有一种模糊的家的温馨。

在皇宫里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这让沈悦兮有些意外。

一盘棋要下良久,赵正怕沈悦兮闷,不时扭头看她,最后道:“这个时分宫灯都亮了,你若喜欢可以让宫人带你出去看看。”

宫里的宫灯是很美的。上次祈天礼的时候,赵正带她看过一次。

沈悦兮想了想,与其这样干坐着,不如出去散散步,便点了点头,刚要跟太后告退,却不料太后起了身,“哀家也有好久未曾看看宫里的宫灯了,便与你一道出去转转,”。

老妈子急忙拿了棉披风来,穿戴妥当,太后便与沈悦兮一道出了门。

宫里高墙四筑,宫殿相连,每个宫门都挂着大红灯笼,远远看着美的如梦如幻,走在里面也如梦如幻。

“哀家自16岁入宫,至今已有37个年头了,人生啊,年少时以为漫长,岂料一转眼便是白发苍苍,所以岳溪啊你不要觉得哀家爱唠叨,你和老七要好好的在一块儿,好好的生儿育女,人这一辈子其实很短暂,经不起耽搁。”走在宫墙之下,太后心生感慨,对沈悦兮语重心长道。

“是,太后,臣妾记下了。”沈悦兮扶着太后的胳膊,轻声应了。

“老七打生下来就是眉目好看的孩子,你又如此俊俏,你们俩的孩子啊保准又水灵又聪明。”太后伸手在沈悦兮的手背上拍了拍。

“七王爷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沈悦兮岔开了话题。

“说起老七小时候,真是能文能武的孩子,诗书背的牢,武功也练的好,很得先皇的欢心,老七小时候也调皮,爬树看鸟窝偷偷下荷花池摘荷花,宫里的宫人每天寸步不离地看着他也看不住……”太后说起七王爷打小的事便停不下来了。

沈悦兮听着,时不时掩嘴笑着,如今儒雅内敛的赵正和太后口中的小时候还真的是判若两人。

正说着,宫墙拐角处走过来三个宫女打扮的人,见了太后急忙施礼问安。

其中一个宫女,灯光映照下,沈悦兮看得真切,那张脸分明是陈灵秀的。

那宫女垂着眼,也不敢抬头,问过安之后便继续下去了。

沈悦兮回头张望,问一旁的老妈子:“这些宫女是做什么的?”

“这是浣衣局的宫女,每晚去各自负责的宫里取要浣洗的衣裳。”老妈子答道。

哦。沈悦兮点了点头。

转回头,沈悦兮继续跟太后聊七王爷的事,“前些日子七王爷带臣妾去花楼,他说他年轻的时候跟一些世家子弟在京城里没少胡闹呢。”

太后笑了起来,而后道:“老七还真是什么都跟你说呢,可见是把你当做知心人,不过你也甭听他的,老七自小就是有分寸的孩子,他说的胡闹也不过是年少轻狂贪玩了一点,太出格的事他做不出来。”

沈悦兮也笑了,“那倒是,七王爷是最知进退之人。”

听沈悦兮这样说,太后也点了点头,而后却又叹息一声:“一个知进退的人也必定是会压抑自己的人,老七这些年过的苦,想必当年岳溪之事你也知道的,难得他赐这个名字给你你也肯接受,见到他比从前开朗许多,我当娘的这颗心也终于见了晴,岳溪啊,哀家要多谢你。”

沈悦兮淡淡笑笑,说了句“太后您言重了”。心里却想,太后又怎知七王爷口中的“岳溪”其实是“悦兮”呢?她和岳溪名字的发音相同,不知是不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缘分。

太后扭头看着沈悦兮,欲言又止,她心里还有许多话要对沈悦兮说,但是又不能说的太多,关于皇家微妙的内斗,关于那些纷繁复杂的往事,关于七王爷大局为重的隐忍,有太多的事她不能说,所以她最终只是叹息了一声,笑笑,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沈悦兮。

“你是上天送给老七的宝儿啊。”最后,太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太后一再的赞赏让沈悦兮有些愧疚,太后只看到她给赵七爷带来的欢乐,可是因她而起的纷争太后又怎会知道呢?眼下看着是风平浪静,可是这风平浪静里裹着太多的四伏的危机,一旦爆发起来,只怕会是一场惊涛骇浪。

**

等太后和沈悦兮看完宫灯回去,赵正和赵广的棋还没下完。

见沈悦兮回来,赵正对她伸出手,沈悦兮怔了下,却很快轻盈地走过去,将手放进赵正的手掌里。

赵正的手掌很热乎,沈悦兮在外面刚回,手是凉的,被赵正放在手心里,甚是温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