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别跟本姑娘使诈(1 / 2)

加入书签

顾曼娘趁机从旁推销。

    “小娘子真有眼光,这耳坠是晏京当下最流行的式样,您再看这上面镶嵌的绿松石。”

    她用手指肚轻轻点着坠子,一脸神秘。

    “这可是南域上贡之物,极为珍贵稀有,连宫中的贵妃娘娘们都曾为它争风吃醋呢。

    如今开通了锦缎之路,咱们普通老百姓也能戴上这等宝贝,您还不赶快多买几副攒着。”

    冯刘氏很吃这一套,立马信以为真道:“啧啧,看样真是好东西啊,这对耳坠子怎的卖?”

    只不过她从一进门就对顾曼娘没好感,所以故意这样说,看能不能诈出来真相。

    损失钱财事小,丢了招牌事大,权衡再三,她狠狠心,服了软。

    “再附送一个锦绣坊出品的绒布绣袋,不戴的时候放进去,装在盒子里,不管放多少年,再拿出来都不变色不发乌。”

    “哎,大娘,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个价格我都赚不到多少利,行吧,看着跟你有缘,一两银子余五钱,你拿走吧!”

    顾曼娘拿出的所谓新品实则是次品,最多值五十文,摆出来给人看的样品是真品,少说值二两银子。

    冯刘氏跟儿媳妇对视一眼,得到肯定后才起身。

    她掏出数好的一两五钱,丢在柜台上。

    顾曼娘扯出一个微笑,说:“那怎么会呢?绝对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刚才你们看的那副是摆出来给客人试戴的,盘上浆了,又有磨损,打眼一看,定然有些许差异。”

    这书的内容虽详细,可宝石鉴赏是门深远的学问,必然无法速成,故而当下她也不知道手里这副到底是好是坏。

    “别动,别出声,把身上所有值钱的物件儿都给老子掏出来,快!”

    何苗吓得腿发软,无论是原主还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她都是第一次遇到这阵仗。

    娘仨满载而归,这一下午别提多过瘾了。

    何苗摆弄着篮子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好,冯元朗则坐在旁边啃嗦着一块梨膏糖。

    她被婆婆拽过来,还没走出两步,就听“唰”地一声,面前亮出一把菜刀。

    何苗发着颤音,不由自主地说出了电视剧常用桥段的台词。

    “二两?这钩子是鎏金的,哪值这么多?掌柜娘子,我家有三个媳妇,还有一个未出嫁的闺女,日后定是要置办嫁妆的,你再便宜些,以后我还来光顾你生意。”

    担心无法收场,顾曼娘只好破财免灾、息事宁人。

    冯元朗吃完糖,坐不安生,口中嚷道:“晌午饭吃多了,要解手!”

    冯刘氏喜滋滋地掏出钱袋数银子,何苗看着顾曼娘的背影,悄声说:“不急,等她拿过来,我再看看。”

    何苗在街边坐着卖鸡蛋时,翻看了《司珍集》《簪花录》两本书,里面不仅教授了制作首饰的基本知识,还讲了很多鉴别宝石的技巧。

    上面说有一种在泡松内注胶、染色的方法,能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将劣质的松石当好的高价卖。

    她就是利用“偷梁换柱”的方式蒙骗人,不知情的上当者拿着讲价买来的新首饰,还高兴地感谢她呢。

    ……

    看来是遇上劫道儿的了。

    “我再送您两副纯银素面耳环。不,三副!您带回去给家中其余娘子戴着玩,您看这样行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