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67章 周夫子来访(1 / 2)

加入书签

陈秀娟住下来后,每日不多言不多语,只是勤勤恳恳地干活,比家中任何人都能吃苦耐劳。

    她姐姐陈秀娥自知给家里带来了负担,性子也软了许多,不同以往那般刻薄。

    冯勤奎与王翠梅淫奔之后,冯家收入锐减,冯大壮没日没夜地泡在铺子里打铁干活。

    他媳妇儿李鲜花再过几个月就该生孩子了,到时又添一口人,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他必须更加努力。

    家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到底还是元气大伤。

    何苗忙前忙后,费心费力,也好长一段时间没心思做些美食犒赏五脏庙了。

    她穿越带来的金手指,那座图书馆已经快要蒙尘。

    “冯夫人,令郎元朗近来身体可好些了?”

    门外站着一个须发皆白,慈眉善目的老者,只是衣着简朴至极。

    冯家最近出了当家人和寡妇私奔的丑闻,是全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生未曾娶妻生子,侍奉着双亲,直到父母相继离世后,他便四处游学。

    乡下孩子活多,养猪、喂鸡、砍柴、放牛,都是家中孩子的活计。

    刘氏说到这,大大咧咧地开口笑起来。

    何苗这才知道,为啥小姑子说话文绉绉的,有时候还能说出些大道理来。

    刘氏在院中编筐,她不喜食甜,一块也没吃。

    何苗此时端来泡好的芝麻豆子茶,递过去。

    细致地将玉带糕盛装在盘子里,再在上面浇些混了桂花的蜂蜜,颇似工业风摆盘。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书院常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这个时辰,谁会这么客气有礼的敲门?

    “她也好,平日里啊,帮我这老婆子家里家外没少操持,只是还未议亲,周夫子要是有合适的人选,可别忘了悄悄跟我说说。”

    岁数大些,攒了点钱,便想着在晚年发光发热,故而搬到了久兴村。

    周伯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还是隐隐遗憾,但多余的话,他并没多说。

    鸭青色长衫已经洗得发白,肩膀上全是毛球,浑身上下补丁摞补丁。

    虽然思路有点跑题,但在他心中,这对年轻男女可谓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那个人就是常常在书院帮忙,同样热爱读书宋青舟。

    周伯达便终日游说乡亲,将适龄孩子送到书院学习。

    至于束脩,他便直言“视情况收取”。

    刘氏自己也喝了口茶,勉强挤出个笑容来。

    “冯夫人在家吗?”木门被敲响。

    所以,即使他费尽口舌,收到了几个学生,也经常是在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被叫回家干活。

    蒸好后,她选了个边缘破掉的陶制盘子,虽有缺口,却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元朗和唤娣、大宝正玩耍呢,见了白嫩香甜的糕点,纷纷跑来吃。

    冯元朗之前脑子还好的时候,就在他的书院念书,也算是他教书多年遇到的第一个天才少年。

    老者笑着开口:“是元朗的夫人何小娘子吧?老夫姓周,名伯达,是村中书院的夫子。”

    这种事不是他一个做夫子的人该说的。

    何苗过去,把门顺势拉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