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42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1 / 2)

加入书签

一开始没关注,后来村里人慢慢就发现,老安家有几个老人,天天在编制竹制品。

    村长想起之前烧砖头闹的事情,就提前放话了,老安家的竹制品以后挣钱是会留一部分给村里学堂以后先生的束脩。要是有人搞破坏,这次铁定不包容,严重的就是以后娃娃们上学,自己掏钱吧!

    村里人听着村长都这么硬气了,撇撇嘴没说话,谁家还没个娃娃,撒花姑娘学他们自己出钱可出不起,全家不吃饭忙一个读书人,都不一定顾得过来。要是有人愿意出钱,那估摸村里的娃娃们大部分都会去上学堂。

    现在家今年忙乎都在为建房子忙碌,房子盖的很快,手脚勤快的,自己家挖好地基,买些匠人们混合好的糯米浆混合物自己家就能把房子搞起来。

    速度比较快,村长估摸着一个月大体的主体墙体应该都能做好。

    但是门窗这些,就得慢慢等了,村里的小木匠带着两个儿子,两手都快冒烟了。但是木工活是细活,快不了,要不是小木匠没时间,安老二高低也把他拉入竹制品事业当中。

    安宁宁看着几个老手的编织过程,自己也把撇好的竹篾子拿过来,想着以后的一些竹制品工艺品。她见过那种,把竹篾撇的干洗的,甚至还能编织一些屏风,更精细的还能编织出各种图案。

    甚至是一些有意思的玩具,玩具小水车,会走的小人,还有竹制品的各种动物。越想越多,越想越兴奋,这些都可以有啊!

    安宁宁自己有精神力,对这些精细活,可以手眼都配合的很好,花了半天时间做了一个小花篮。

    被叫小叔叔的年轻人,有点不好意思,他还没结婚,怎么会有小婶婶。但是被小姑娘有趣的话和手里的工艺品吸引了。

    鸡鸭鱼蛋肉,还有这个季节能有的瓜果蔬菜,农家自己做的一些各种吃食,跟他们比较类似的,还有木制品的摊子。只要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都是应有尽有。

    安老二借了村里的驴车,把家里的大部分竹制品都带着,带着安宁宁就去石台县城那边的集市。

    安宁宁“.”行吧,可能是她固有思维,感觉木质工艺品需要的手艺要求更高,木头价格更高。

    去边上买了两个包子,做午饭,一大一小就坐在摊子上休息。

    哎,要是以后小侄女不一起来买东西咋整,这些话他不会说啊,也说不来!

    安老二第一次感觉到了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如此的大,人跟人的差距,简直比,人跟狗的差距都大。

    她鼓励几个老人自己可以创新,一切皆有可能!

    这阵子几个老人编制的东西,数量上还可以,就是种类太少了,安老二觉得可以去集市上先卖着。他们要是在镇上开店,肯定远不止这些日常用品。

    一问价钱也不贵,就买了几个。

    拿起来看看,造型挺别致,插上花,放在家里也很雅致。

    安老二却不太认可,木制品现在到处都是,但是竹制品却没有那么多,也是现在不缺木头。物以稀为贵,他觉得竹制品也很好用,价格比木制品高点也没啥。

    叔侄俩也不争了,先买着吧!市场会决定一切,他们想再多也没有啥用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