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陈可欣的无奈(1 / 2)

加入书签

“韩董,陈可欣导演又过来了。”

    中影集团办公室里,韩三评听着助理的汇报,感到脑壳有点疼。

    不管陈可欣说的多好听,反正韩三评是不打算见他了。

    “跟他说我不在公司,去总局开会了。”

    《投名状》的失利,让韩三评记在了脑海里,这次面对陈可欣的游说,他是肯定不会投资的。

    “陈导,韩董不在公司里。”

    “好吧。”

    这是陈可欣第三次来到中影集团了,奈何还是没有见到韩三评本人。

    人都没见到,电影投资更是无从说起,无奈之下对方只能先离开,再去其他地方寻找投资。

    拍摄《十月围城》这部电影的想法,来自陈可欣的好友陈德森,对于这部电影后者也是酝酿了很多年才得以问世,从1999年开始筹拍,辗转10年之久。

    本来打算从中影这里拿点投资,奈何中影集团没有意向,尤其是韩三评都不愿意见他,陈可欣只能另寻他途。

    博那的于东,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投资这部电影。

    项目确定后,陈可欣又开始了前期的宣传。

    可惜网友看透了这个人,理睬他的人很少。

    前一阵子,他老婆在网上口无遮拦,当着媒体说起了去年飞人的事,话说的很难听。

    网友还是记忆犹新,自家人说说没事,别人这么说肯定不行。

    随后,双方在网上喷了起来,刚开始只是内地网友单方面骂娘,后来随着港岛媒体加入,事态严重起来。

    “让他滚,挣着内地的钱,说话不过脑子。”

    “他那老婆就是一傻逼。”

    说实话,顾炜还挺好奇对方的脑回路,即使是他在好莱坞拍电影时,也会考虑观众的需求,这家话端起碗笑着脸,放下碗骂娘,确实不是个东西。

    …

    与此同时,圈内的另一个大导演又准备开新电影了。

    拍摄《赤壁》的吴宇森号称要打造东方版的《泰坦尼克号》。

    剧本最开始叫《1949》,后来又改名《太平轮》。

    据媒体报道,中影集团确定投资,又是一部投资成本巨大的内地和港岛的合拍片。

    听到这个消息,圈里的人激动不已,上一个《泰坦尼克号》铸就了无数经典,现在启动的这部电影,怎么看也不会差,即使比不上好莱坞大片,也是国内难得的资源。

    看完网上的报道,顾炜嗤之以鼻,从吴宇森在好莱坞搞垮米高梅之后,也就国内还有人继续追捧他。

    这次的《太平轮》拍摄,估计也没这么简单,版权不在吴宇森手里,单单这个问题,就要花费大量时间解决。

    星辰影视公司购买的第二批设备,被媒体报导出来。

    这些和新的差不多的设备,都是莱德负责采购的,花费不多但是数量不少。

    “顾导发展国内特效的进程还在继续进行中。”

    “第二批设备金额价值数千万美刀。”

    除了设备之外,跟随过来的国外工程师也有十几个,他们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

    星辰影视公司的三楼基本被摆满,另外四楼有部分空间也被占用了。

    和上次的情况不同,大家对于顾炜这次进口的新设备,已经不感觉惊讶了。

    但是星辰影视公司经常合作的导演,过来反复看了几遍。

    “导演,没少花钱吧。”

    “还行,几千万而已。”

    顾炜用凡尔赛的语气说出这话,给他们都整沉默了。

    “以后电影就拿到公司做后期,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几人心里默默的想着。

    三月份首都,春寒料峭,气温平均在十度左右。

    影片《一条狗的使命》即将制作完成,这些天顾炜基本都待在公司里,那也没去。

    《建国大业》那边,韩三评打电话过来催促了几次。

    “好歹也是导演之一,什么时候能进组?”

    剧组里,首都的戏份基本拍摄完毕,现在已经转移到天津,开启第二阶段的戏份拍摄。

    “快了,等这两天剪辑完成,我就过去。”

    顾炜含糊的给了个时间,随后继续后期的剪辑。

    此时的刘艺菲已经进组,拍摄刚开始两天。

    小妮子有点乐不思蜀,整天待在剧组里,刘小丽也在旁边陪同,剧组里其他人看见这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

    北电的艺考通常是在二月份,这次由于报名的人数很多,结果出现了纰漏。

    有学生家长举报了。

    “合着现在也不看演技咯,花钱就能上北电?”

    “太正常了,就是这钱有点多,三十多万一个名额,学院赚疯了。”

    事情一出,北电立即对外召开记者见面会,澄清此事。

    奈何此地无银三百两,要是真没做过,哪能出现这档子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