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画室,贺礼,新开始(2 / 2)

加入书签

    汪真给姜哲介绍:“你画水彩画的次数多。我给你带了一套何兰的固体水彩,还有一套得国的水溶性彩铅,都是新出产的。”

    姜哲看到水彩颜料是一个老牌子,价格大约600左右。彩铅的颜色很多,摆放在三层的盒子里,价格大概超过800元。这些礼物可不轻。

    “礼物太贵重了。”

    汪真说道:“画家必须要有趁手的工具。我还带了一件礼物,你应该能喜欢。”

    姜哲看到汪真的表情,来了兴趣。

    汪真从挎包里拿出了一本刊物。

    姜哲对这刊物印象很深。他还保留着有批评他文章的那本。

    汪真一边翻开刊物,一边说道:“这是昨天最新出的,里面有篇文章,你应该看看。”

    她把翻开的刊物,递到姜哲近前。

    姜哲看到刊物上,又出现了署名夜香,不对,夜曲的作者的一篇文章。

    他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就猜到了内容的大概。

    勇攀高峰——滨海美术学会的新举措,新成果。

    这篇文章简短的描述了学会最近的成绩,顺带讲述了年轻艺术家们在竞赛活动中有所斩获的事情。

    作者用简洁直接的笔法,表达对年轻艺术家的表扬,以及对美术学会工作的赞扬。

    姜哲看完之后就笑了。

    “写的太肉麻,文笔比上一篇可差多了。”

    汪真也笑了:“理解吧,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姜哲再次看向文章。相同的页数,相同的位置,完全相反的意思。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

    他猜测,这会不会是廖姐的手笔,或者是美术学会?

    不管怎么样,看着对方自己打自己的脚,总是让人心情愉快。

    汪真一直悄悄观察姜哲的表情。

    在这篇文章出现之前,她以为那件事会随着时间过去。

    当她看到这篇文章,就判断一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回想之前一段时间,学会里面的气氛忽然变的奇怪。她猜测,能做到这一步,可能是原本在瞧热闹的人,改变立场,一起向几个捣乱的人施压。

    她猜测,其中应该有崔会长的手笔。

    汪真原本想从姜哲这里得到一些信息,但是,姜哲的表现,说明他在此之前,也不知道。

    “这件事情,应该到此为止了。”

    姜哲放下刊物,说道:“就怕他们找后账。”

    汪真说道:“他们坏,但是很机灵。这件事给他们的教训已经足够。

    我都没想到,会有这种变化,他们应该更糊涂,完全不明白咱们是如何做到的,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姜哲她绕来绕去,似乎是想打听消息,可是,这件事究竟是怎么操作,自己也不知道,干脆转移话题。

    汪真看到姜哲不愿意再谈这个话题,问起他最近的创作。

    姜哲直接表示,最近在收拾新画室,为开学做准备,没有满意的作品。

    汪真不肯罢休,缠着姜哲拿出一幅水彩风景画,放在画廊代卖,才高高兴兴的离开。

    姜哲送汪真二人来到地下车库,看着他们驾车离开。

    他回到家,盯着那本刊物,思考片刻,就用手机编辑短信,发送给廖姐。

    现在说话方便吗?

    廖姐回短信:方便,什么事?

    姜哲拨打廖姐的号码,电话立刻被接起来。

    “小哲,怎么了?”廖姐不动声色的换了称呼。

    姜哲注意到了廖姐的称呼,不过,现在不是计较称呼的时候。“我看到刊物上的那篇文章。”

    “是吗,我还没看。”廖姐语气平静。

    姜哲明白了:“谢谢你。”

    “以后,不准这么客气。”廖姐和姜哲聊了几句,结束通话。

    她放下手机,看向桌面上的一个小相框。

    这是姜哲给她画的一副水彩肖像,被她镶在相框里,放在办公桌上。

    她盯着相框的眼神,透出无限温柔。

    姜哲打算今天留在画室过夜。

    他吃过晚饭,下楼来到小区散步。

    小区的绿化面积很大,有几个休闲功能区。

    姜哲熟悉了小区内部环境后,走出小区,边散步边熟悉周边的道路。

    他一直走到滨海艺术学院附近,隔着马路,看向学院正门。

    学校正门左右,各有很长一段围墙,接近居民区的地方,才开始有商铺。

    学校里面很安静,偶尔有假期不回家的学生出入。

    姜哲看着美丽的校园。

    未来四年,自己就要在这里生活学习。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支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