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2)

加入书签

在码头边坐了一整晚,曲玲玲早饿了,看到这么一碗大排面,没顾形象,脸都差点埋进碗里。

捞干净最后一根面,又喝了几口汤,总算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既然大叔说没有直达上海的船只,她打算去杭州中转,坐大叔口里的大轮渡。

再次回到码头,八点的码头已经是人声嘈杂,有推着车卖烟糖早点的小贩,也有大声吆喝的船员,更多的还是像曲玲玲这样赶来坐船的乘客。

跟小贩买了包糖,顺带询问了几句,才知道这坐船是不用提前买票的,上了船自然会有专门的人来收钱,小贩还热心肠地给她指了指前往杭州的客船停泊位置。

曲玲玲收了糖,又道了谢,来到小贩指的位置,一艘支着竹顶的摇橹船,船身不大,除开两个船夫也就只能坐十个人。

曲玲玲小心翼翼上了船,船上当下就两三个乘客,都自顾自说话或喝茶。

找了座位坐下,曲玲玲把手提箱放脚旁,舒了一口气,这才有机会好好瞧一瞧周边的环境。

自有记忆以来,曲玲玲还没坐过船,脚下摇摇晃晃,仿佛直接踩在了水面上,伸出手就能直接掬起河里的水。

“小丫头,没坐过船呐?”

一道声音突然在耳旁响起,曲玲玲吓了一跳。

扭头,一张笑眯眯,褶子都皱在一块的老脸赫然出现在眼前。

见曲玲玲没说话,老头子又开口了

“你年纪应该不大,家里人可是放心?”

……曲玲玲暗暗握紧了装钱的小布包,她觉得这老头不像好人,出门在外总归要谨慎一些才好。

“大爷,我去杭州找亲戚,我哥在杭州的码头等我呢!”曲玲玲睁着眼睛瞎扯。

“找亲戚,老头子我也是去找我儿子呢哈哈”

“我儿子可是当兵的!这军营里一个个走出来,那是腰板笔挺,气派着呢!”

“你知道这兵里头最气派的是啥?”

曲玲玲适时摇了摇头。

见曲玲玲接他的茬,老头说得更起劲了

“当然是空军呐!人家都在泥里滚地上爬呢,这空军,头盔一戴,方向一把,轰的就上了天”,说着还比了个上天的手势,“一人一架飞机,多有面子!我儿子老跟我抱怨当初没去学开飞机。”

“哦哟,这学开飞机可没那么容易”,刚上船一个中年男人,四五十岁,穿着白衬衫,纽扣扣得严严实实,像是不太认同老头子轻描淡写的语气,反驳道:“我听我那当过兵的侄子说啊,这空军可都要去外国喝几年洋墨水儿,跟毛子学开飞机呢!”

老头子没理会他,做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你们可知,这大上海近来发生了一件怪事儿?”

“什么事儿?”中年男人边上的小男孩来了兴趣,应该是男人的儿子。

老头子端起身旁的搪瓷茶壶,朝着壶嘴抿了口,“忒”一声吐出嘴里的茶叶渣子,仍旧卖他的关子:“不知道了吧?这事儿可奇了怪了,我儿子他们连呐,前段时间都谈这事儿呢!我也是听我儿子说的。”

男孩子没耐心:“大爷,您就给我们说说吧!”

大爷脸上露出微笑,曲玲玲也好奇,竖着耳朵正要听他讲。

“来来来,收钱了啊,一个人五毛,小孩儿两毛。”方才一直坐在船头吃酸枇杷的女人站了起来,开始吆喝。

大伙儿瞬间没了唠嗑的闲情,都自顾自把钱拿好等女人来收。

女人端着个旧蓝布袋子,从船头收到船尾,说是船头和船尾,其实左右也不过就两步路。

收了钱,女人依旧回了船头坐着,朝船夫使了个眼神,船夫支起长长的竹竿往岸上一点,小船就离了岸。

曲玲玲看着离自己远去的码头,心头有些感慨。

桨声荡起,吱嘎吱嘎的,曲玲玲强迫自己收了心里的淡淡伤感,专心看河面上的漾漾水波。

“哎呀,大爷,那事儿还没讲呢,发生了什么怪事儿啊”男孩子显然还没忘了这茬,大伙听他这么一问,方才的兴趣又上来了,齐齐朝曲玲玲和大爷这边看。

架起二郎腿,大爷摆出一副大爷的样子:“说的就是这上海空军的事儿呢!这上海啊,有个老大的空军基地,停了好多架战斗飞机,平时人从那儿过,嗬!面对面说话都听不见,全是飞机轰隆隆的声音。”

“一个月前的一天啊,那些个战斗飞机全飞了出来,好家伙,还能排队呢!”又端起茶壶嘬了一口,“那些个上海人都见过这么大阵仗,全跑出来看,差点没把脖子仰折喽。”

“这瞧着瞧着啊,就不对劲儿了,那飞机少了一半儿,剩下的一半啊,那是越飞越低,都快擦着瓦楞沿了!”

老头说完就没声响了,曲玲玲支楞着耳朵听,被他吊得兴致正高。

“那然后呢?”“是啊,然后呢?”众人也越发好奇。

老头笑眯眯举出个小铁皮盒子,“两毛一位,童叟无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