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标点符号(2 / 2)

加入书签

在大唐,并不被时人所看重,视为难登大雅之堂。

别说是在大唐,即便是明清两代,那些写的作者,为了顾及自己的名誉,都是用笔名来出书的。

但李忘忧却是不怕被人诋毁,反正他才年方十六,即便孟浪一些也是应该的。与三国演义这书会带来的影响力相比,那点争议就不算什么了。

阎立本也不多说,立即让李衡给他送来笔墨,自己跑去一旁,一边翻看书稿,一边开始构思插图应该如何绘制。

马周却有些迟疑的问道“师长,你这书似乎有些错误,与史书不符啊。史书中并未记载刘备三人有结拜为兄弟,只提到了他们情若兄弟。而公孙瓒也并未

参加讨董联盟,刘备三人应该没有参战,何来的三英战吕布一说”

李忘忧听他说完,不由哈哈大笑。

“宾王,我写的这是,是演义,并非正史。这叫艺术的夸张,呃,有些部分是我自己虚构杜撰出来的,无需当真。”

对这解释,马周也只能点点头,表示接受。

不过他又再次拿起一张李忘忧抄的书稿,询问道“师长,你这书稿上,这些圆圈都是何意”

李忘忧抬眼看去,马周指的,正是书里的标点符号。

他抄书的时候,虽然是按照唐人的习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抄写,也将简体字变成了繁体字。

但这标点符号,他却也一并习惯性的,给抄写了上去。

大唐自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只有一种名为“句读”的符号,表示语意完整的一段为句。

明朝才出现了人名号与地名号,这些都是早期的标

点符号。

而李忘忧写在书稿上的,却是后世的标准标点符号,马周自然是看不懂了。

李忘忧一琢磨,反正抄袭也抄袭惯了,这标点符号也就继续给抄了吧。

他也不急于回答马周的疑问,而是抬手在纸上写下了一段话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宾王,你看看这话是何意思”

“是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马周读了出来。

李忘忧笑着摇摇头,再次提笔,在句子中加上了标点符号“你再读读看。”

“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嘶师长,这意思完全变了啊。”马周也立即反应了过来。

李忘忧点头“宾王,这是我创造的一种辅助的符号,嗯,我称之为标点符号。你看,这圆圈状的叫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这像蝌蚪模样的,我称之为逗号,表示”

李忘忧干脆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将所有的标点符号全部写了出来,在一旁写上了这些标点符号的含义。

既然自己抄都抄了,那就印刷三国演义的时候,将这标点符号一起推广出去好了。

“妙啊实在是妙师长,这标点符号真乃神器,如此一来,便再也不会有断句之错误了。”

面对马周的称赞,李忘忧再次装逼的淡然点点头,表示自己便是如此天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