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兄弟深谈(2 / 2)

加入书签

越是这样,诸葛夕越按着皇帝,不让他有任何的动静。

毕竟,撤离长安城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东宫和军机处这样做,就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让皇帝先动手。

只要皇帝敢先动手,别管到最后是赢是输,这昏君的帽子是彻底的扣在了头上。

到时候天下大乱,大义不在皇帝身上,反而成为了人人唾弃的无道昏君,想要对付这帮穿越者基本上一点希望也没有。

虽然诸葛夕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可这些话该给皇帝说的全都说了。

梁老三忍了又忍,书房中的瓶瓶罐罐全都砸了,

方才泄恨。

诸葛夕知道这一切都是眼前自己这个师兄捣的鬼,可知道又如何,还能把他杀了不成

“什么风言风语,到这个时候了,师兄还在装什么糊涂”

诸葛夕看着刘文静的眼睛,露出亲切的微笑“难道正月十五上元节那天,东宫和军机处会安安稳稳不成”

刘文静不以为意,也不去看他,反倒是气定神闲的摇着扇子道“师弟现在身为帝师,皇帝可以说对你是言听计从,

如今长安十六卫之中最强的六卫在你手中。你若是觉得东宫和军机处有谋反的嫌疑,那边让皇帝下旨便是。”

诸葛夕也跟着笑了笑,道“只可惜皇帝只是怀疑东宫和军机处意图谋反,但没有证据啊。”

“没有证据”刘文静装作有些惊讶的看了看诸葛夕,随后一拍脑袋,道“是师兄失误,忘了把证据放在东宫门口了,师兄应该拉起一杆大旗来,不,两杆大旗,放在东宫的门口。”

刘文静手握羽扇,一本正经的在诸葛夕眼前比划,一边比划一边道“一杆大旗上写打倒梁三,一杆大旗上写替天行道。”

诸葛夕看着自家师兄夸张的表演,噗嗤笑了出来,道“师兄若真敢如此,我一定第一时间让皇帝将太子拿下。”

刘文静学着梁俊耸了耸肩,道“只可惜没有如果。”

说完又有些疑惑的看着诸葛夕道“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你要站在皇帝这一边,夫子到底给你说了什么,让你舍弃太子去帮皇帝。”

自家夫子是个什么人,刘文静实在是太清楚了。

往大了说,夫子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往小了说,夫子是个嫉恶如仇的人。

而诸葛夕也绝对不是一个没有眼光的。

夫子为什么让诸葛夕帮助皇帝,这一点刘文静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

大战马上来临,双方已经站在了对立面,十天之后的上元盛会上到底会如何,谁也说不准,

是东宫按部就班的执行周密的计划,推到皇权。

还是被皇帝反将一军,梁俊失去太子,退守雍州。

如果那一天发生了流血政变,他们俩师兄弟又何去何从

刘文静心中一直把诸葛夕和上官瑞鹤当成自己的亲弟弟,毕竟从小一起长大,三人又都是绝顶聪明的人。

对于彼此,心中都有一种亲情和对于同类人的认同。

可越是如此,双方越是难以将自己真实的感情坦露出来。

诸葛夕今日找刘文静,其实也是在赌,虽然知道自己赌圣的概率并不大。

但是为了能够不和刘文静刀兵相见,他还是下定决心,想在大战来临之前,试一试。

刘文静问完这句话,一脸疑惑的看着诸葛夕,等着诸葛夕给自己的回答。

诸葛夕微微苦笑,道“师兄,太子和皇帝之间,谁更值得咱们丘山八奇辅佐,师兄已经给了正确的答案。”

他说完,眉头皱了皱,极目远眺,看着远方的宫殿脸上露出难得的正经。

刘文静安安静静的站在一边,没有接话。

“下山之前,我也曾问过夫子,是不是一定要辅助皇帝。毕竟在那之前,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对于我来说,当时的太子和皇帝,都不算是值得辅佐的明君。”

诸葛夕回忆起来下山时候的场景,眼中充满了迷茫。

“夫子是什么样的人,你我最清楚,当年他在长安城的时候,有一次和原来的皇帝聊天,说到了如果日后炎朝到了灭国的地步该怎么办。”

刘文静有些意外,没想到原来的皇帝居然还有这种远见,知道自己从先皇手中接过的摊子已经破烂不堪。

就算他梁靖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阻止早就有了崩溃迹象的炎朝。

“夫子怎么说”刘文静问道。

诸葛夕道“夫子给当时的皇帝说,炎朝的局面谁也挽救不了,就算是梁靖知道,也无计可施。但是夫子给他了一个承诺,以报答当初皇帝请他在长安做十年帝师的知遇之恩。”

刘文静不屑的笑道“狗屁知遇之恩,夫子多半是又喝多了和皇帝打赌,结果赌输了。”

诸葛夕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接着道

“不管如何,当初夫子已经答应了皇帝,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可以保皇帝不死,并且还能给皇帝安排一条后路。”

“这条后路就是幽州了”刘文静皱了皱眉,他没想到诸葛夕选择皇帝的理由居然那么简单。

诸葛夕摇了摇头道“最开始夫子给皇帝规划的撤退之地并非是幽州,而是雍州。”

“雍州”刘文静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沉声道“没错,雍州对于炎朝来说,确实算得上龙兴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