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都是皇帝,谁还没点传奇故事咋滴(2 / 2)

加入书签

刘秀皱了皱眉,点头道“确有此事。”

刘文静心道你承认就好,接着道“您后期追击王莽叛军,是不是有雷暴雨拦住叛军退路”

刘秀皱了皱眉,明白刘文静想要说什么了,道“先生,有句话想必您听说过。”

刘文静一愣,不知道刘秀想说什么“将军请讲。”

“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史书上记载的事非是史官亲眼所见,如何能当真”

刘秀一脸的淡然,道“昆阳之战,全赖将士用心

,与天象无关。”

“哇,这能当皇帝的果真如太子所说,全都不要脸之人。”

刘文静看着一脸正气的刘秀,算是明白梁俊之前说自己当不了皇帝是因为要脸这话真正含义。

这位光武帝在历史上名声很好,脸皮却和其他皇帝一样厚啊。

还全赖得将士用心,与天象无关。

史书上明明白白的记载了“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到了你这还把孟子抬出来了。

刘文静深吸了一口气,一想到太子那边可能已经动上手了,自己断不能坏了太子的大事。

当务之急还是先过了虎牢关再说。

稳了稳心神,刘文静脑子里思索着梁俊平日里给铁牛他们总结的那套位面之子大战穿越者的理论。

刘秀见刘文静不说话,还以为刘文静被自己说服了。

相信昆阳之战自己能够以少胜多,不是因为天象而是因为他刘秀天才的军事才能。

刘文静脑子里又过了一边史书上对于刘秀事迹的记载。

“将军,你知不知道王莽也来到这这个朝代”

刘文静这个爆炸消息一说出口,刘秀马上呆愣住,不过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我早就猜到,他也来到了此朝。”

刘文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冷静的刘秀,反倒是有些意外。

“将军可知道今世他为何人”

“请先生告知,刘秀感激不尽。”

现在自己的身份已经很多人知道了,难保这群人里没有王莽。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道理刘秀还是知道的。

王莽知道自己,自己却不知道他是谁,什么时候给自己来个致命一击都没个防备,这是万万不行的。

刘文静悄声道“当朝吏部尚书左典左尚书,便是将军前世之敌王莽。”

“左典”刘秀口中喃喃念叨了两遍这两个字。

“我倒是听说过这个名字,吏部尚书,他倒是好命。”

刘秀冷冷一笑,刘文静听到他吐槽,心里也忍不住吐槽“他上辈子命更好,可命好有什么用,沈云的命也好,不依旧被人弄死了”

嘴上却道“将军知不知道,上一世,左尚书也是穿越之人”

刘秀一愣,一脸的诧异“什么”

“左将军的上一世,乃是建立新朝的王莽,这王莽也是穿越转世之人。”

刘秀呆愣住,随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说当初王莽为什么要杀了改名叫刘秀的刘歆,合着他上辈子就是转世之人。”

“先生与秀说这些辛秘,意欲何为”

李秀看着刘文静,心里有生出警惕之心。

自己和刘文静相识并不太长,像这种机密之事刘文静竟然毫无顾忌直接告诉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刘文静已经懒得和刘秀解释自己和东宫都他都没有坏心,直接抛出来自己想说的话道“将军,小生说这些,只是想给将军说一个理论,或者说一个事实,这个理论叫做位面之子大战穿越者。”

当下刘文静把梁俊平日里说书的那一套滔滔不绝的给刘秀讲了起来。

梁俊上辈子是什么样的,王莽为什么建立了新朝,还干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事。

为什么历史上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时候,名流千古的文臣武将那么多,唯独刘秀建立的东汉,连他这个皇帝加上他手下那帮武将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都那么的低。

你刘秀为什么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国不说,几乎想干啥就能成啥。

这背后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反正当初梁俊是怎么忽悠一群听书的,刘文静就原封不动的讲给了刘秀听。

他俩站在关下说的兴高采烈,刘文静学着梁俊的样子,讲的是声情并茂,刘秀听的是津津有味。

隔三差五还主动发言纠正刘文静嘴里一些事的错误之处。

梁锦坐在关上茶水喝了两壶,伸着脖子看两个人在那说,一脸的郁闷。

“还表不表演了,俩人干什么呢”

梁锦恨不得下去问一问两人站在关下有什么好聊的。

大旗能不能弄断,多简单的事,能弄断就能弄断,弄不断就弄不断,墨迹什么呢。

你刘秀是什么大魔导师,这历史上的皇帝,谁还没点传说怎么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