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蒂花之秀,秀到没朋友(2 / 2)

加入书签

他娘的,梁俊看了报纸又

听周铜感慨,恨的牙根痒痒。

陈帆创办月旦评这事他是知道的,不仅知道,而且还曾经给上官瑞鹤说过,要和陈帆打好关系。

因为经过军机二处的统计,发现月旦评报纸创建了不到两个月,订阅的数量就超过了雍州发行的大炎周报。

靠着庞大的订阅量,成为了大炎朝影响力最大的报纸。

梁俊也能够理解,毕竟报纸这种玩意对于炎朝来说乃是一个新鲜玩意。

其他人

创办的报纸,东宫的报纸也好,天策府的报纸也罢,包括长安城内其他的各大报纸,基本上都是学大炎周报。

报道的全都是朝廷发生的大事和各部下发的政令。

唯独陈帆这孙子的月旦评关注的则是闻名天下的大人物的人花边新闻。

比如说今个户部尚书娶了一房小妾,这小妾曾经是长安哪个楼的花魁。

或者是皇宫里的陈年旧闻之类的事。

陈帆还自学成才,结合自己之前说的书,发明了震惊体。

什么震惊,当今第一美女居然不是她,而是她

震惊,当年德贤皇后的一句话,居然让当朝丞相痛哭流涕。

整个月旦评在陈帆这位排榜小能手的操作下,直接就成了炎朝纸版微博。

眼见得陈帆在报纸上如此诋毁自己,梁俊气的差点没把报纸撕了。

周铜赶紧将报纸收好,道“殷公子这下相信了吧。”

梁俊气的说不出话来,只能借酒浇愁。

周铜又道“若是太子殿下当初能够不贪恋女色,今日也不会有这狗世子猖狂。”

梁俊强压住心中的怒火,看着周铜道“楚秋游到底做了什么”

周铜见梁俊莫名奇妙的有些不对劲,心里一咯噔寻思“难不成我说错了什么”

唯恐梁俊发难,赶忙道“镇南公府最近被新井的一伙书生闹的焦头烂额,这帮书生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占据了盐亭,说是要召开天下读书人大会,声讨镇南公府不让天下的读书人到丘山书院求学。”

梁俊一听到丘山书院,心情马上就变了。

坐在一旁的李渊等人一直侧耳听着俩人的对话,听到周铜说到丘山书院,全都放下筷子。

“然后呢”

梁俊心思“天下读书人大会,难不成这里面有诸葛亮什么事吕布是因为此事方才耽搁回彭城的”

周铜赶紧道“具体的事宜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镇南公府拿这帮书生无计可施,只能和他们和解。听说还要举办科举,只要高中了,就给官做。”

“给官做”

梁俊越听越迷,这哪和哪都不挨着啊。

一帮书生创办读书人大会,声讨镇南公府,然后镇南公府还和这帮书生妥协,要开科举。

楚秋九这是要另立朝廷,彻底和炎朝决裂不成

应该是了,洛阳一战,南楚军导致自己昏迷不醒,已经被朝廷定为了叛臣。

摆在镇南公府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满门抄斩,要么起兵造反。

楚秋九绝对不会选择满门抄斩这条路,那么开科举取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得不说,梁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最开始有些摸不到头脑,紧接着就明白过来。

心中赞叹楚秋九不愧是大炎唯一的女国公,连造反都与众不同。

旁人造反先动武,她却是要先动读书人。

只要南楚开科取

士,天下不得志的读书人必然会蜂拥而至。

到那时,就算是个读书人里有两个想来南楚考科举,镇南公在天下的风评之中,就有读书人为她摇旗呐喊。

不得不说,这是一步十分绝妙的棋。

但转念一想,梁俊又觉得有些不对。

楚秋九就算要可恩科,另立朝廷,但南楚偏居大炎西南,历经几世镇南公经营,早已经自成体系不说。

治下的城池之中,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

她有心要将天下读书人全都聚拢到麾下,但是哪来那么多的官给他们做呢

梁俊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周铜一听又恢复了咬牙切齿的表情道“这狗世子带兵来阆州就是为此。”

“哦,此话何解”

周铜道“阆州并非南楚治下,狗世子楚秋游带兵前来,把城内的大人们全都拉到城内,说他们这些年来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当天就杀了。而且还把城内所有的读书人带走了,说是让他们前去参加他们的科举,临走之前还告诉百姓,说等科考之后,就有新官上任。”

梁俊目瞪口呆,被楚秋九的这个骚操作秀到了。

自己想要造反,手下读书人不够,直接开科举取士。

自己治下的官位不够,把临近州郡的官员全都捉走。

完事开科取士之后,让自己科举取的士来当官,替她治理非南楚的州郡。

楚秋九这一手秀的飞起啊。

不仅把自己打土豪争取百姓学的炉火纯青,还升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