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1 / 2)

加入书签

慕容清看到这一幕,心中波澜起伏。

但她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因为她已经知道,上官九儿的异能还在。

上官九儿看到小姑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她内心中都在想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卖花,是为了赚钱给爸爸治病。

“你是在安慰她吗?”慕容清说道。

上官九儿笑眯眯地看着小姑娘蹦跳着远去。

“不是,我,嗯,是祝福她和她的爸爸,小妹妹,姐姐为你祈祷,你的爸爸一定会获得健康,你们会过上好日子的。”

上官九儿双手合十,满脸神圣庄严,对着小姑娘远去的方向拜了三拜。

“哧”的一声,上官九儿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大眼睛又弯成了月牙儿。

“走吧,表姐,我们出发吧,去找雷公耍耍,噢,不对,是去追寻你那个他的足迹,嘿嘿……”

上官九儿嘿嘿傻笑。

慕容清翻了个白眼,率先掉头而去,上官九儿屁颠屁颠跟上。

两姐妹简单又隐晦的对话,重新拉近了距离。

慕容清和上官九儿都知道,她们之间刚刚升起的怀疑和隔膜,已经不复存在。

两个女孩子又快乐起来。

是啊,人生太多烦恼和忧患。

只要你肯付出,就像卖玫瑰花儿的小女孩儿,少卖一支花儿,却收获了别人的祝福。

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付出,就会有回报。

回报,就是亲人将会重获健康的喜讯,爸爸就不会离她而去。

这,让小女孩儿今后的生活都充满了阳光,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西川,传统的农历“三月三”,又称“上巳节”。

这几天,不光县城里的人会到附近山上的庙宇进香祈福,乡下人的说道更多。

尤其是汤山镇,几乎家家户户要摆上酒席,上供祭祖是传统。

除此之外,还要到水边去沐浴,称为“袚宿”,颇能辟邪。

还有的人家秉承传统,用汤山特有的兰草,煮一锅热水,用来沐浴,既香气袭人,又能驱除邪气。

往年的三月三,基本上都是天气晴好,虽然偶尔赶上过阴雨天,也都淅淅沥沥的就放晴了。

不像今年,从初一开始,就阴云漫天,风还挺大,一会儿阴,一会儿晴的,让人闹心巴拉。

距离汤山镇不远的小汤山,这几天更是热闹。

小汤山下的小汤村,从东到西一条河水蜿蜒曲折,潺潺而过,将小汤村一分为二。

北面靠山坡的是“上汤村”,南面是“下汤村”。

上汤村里,汤姓是大族,自然姓汤的人多。

汤家崇尚医道,就连孩童初蒙,也要背诵“汤头歌”。

下汤村,汤姓也占多数,但却以柳家为尊。

柳家尚武,子弟多习武。但村人都知道,最好别和汤家人动武,因为柳家武道传自汤家。

小河儿叫“小汤河”。

名字挺土,村里人却认为是“神河”。

原因是,这条小河从后面的小汤山里蜿蜒曲折,百转千回地流淌,河水清冽甘甜,自古就有“药泉河”的美誉。

小汤山村子附近的人都晓得,要是谁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痢疾痈疮,喝一碗小汤河的山泉,跳到小汤河里洗一洗,准好。

农历三月三,是小汤山村子里的祭祖日。

连着三天,汤家宗祠外的打谷场,就像庙会一样热闹。

全村老少聚集,隆重祭祖,每天早晚还要到小汤河里泡一泡。

村子里的人管这种仪式叫“洗袚”。

说得好听点儿,叫“泡药泉”,这在乡下特别管用。

汤晓雷对此不以为然,他可不相信“洗袚”这种山村古训。

在他心里,完全是村子的老少,猫了一冬天,浑身油腻污垢,脏得都能生虱子。

开春儿的水清凉,到溪水山泉里,洗一洗,去去泥儿。

倒是能清爽一些。仅此而已。

非得用个名词,叫啥子“洗袚”。

其实,村里的年轻人,这些年大多都出去闯荡过,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村子里的老规矩,很少有年轻人信服了。

就拿洗袚这项挺庄严神圣的仪式,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大遵守了。

他们会用洗发露、沐浴液,这些起泡泡的玩意儿。

毫不避讳河边捶打衣服的女子婆娘,抹得全身光滑,扑通一声,跳进河里,故意溅起水花儿,打在大闺女、小媳妇身上,惹得一阵阵笑骂声。

然后,得意地在水里冒出头来,像狗一样,抖抖头发上的水珠,发出一声怪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