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雄鹰卫(一更)(1 / 2)

加入书签

古人认为,水患灾害其实是“水不润下”现象。

其解释为“雾水暴出,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及淫雨伤稼穑,是为水不润下。”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水不润下”这类水患灾害?

他们的解释是:“若乃不敬鬼神,政令逆时,则水失其性。”以及“仁未及物,诚不动天,阴阳失和,水潦为败……”

这两种观点则充分展现了古人对封建迷信极致信仰。

季泽不信这种东西,就是在修真界,也只有人,妖,魔,而神这种存在确实是虚无缥缈的。

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神明”不过是人内心衡量己身的一把尺子罢了。

临山县城中的水位本就在自然下降,这时候顾桡不派人安抚接济与转移受灾群众,反而跑去开城门放水。

季泽从系统那里得知,这全城的洪水被引至乡野间,导致一些原本未受灾的农作物都被冲倒,离县城较近的村子又重新浸泡在洪水中,村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气得他想立刻跑去衙役,将顾桡抓出来痛揍一顿。

暴雨停歇的第二日,季泽左等右等都没等到大白回来,当他以为它迷路了的时候,半夜三更又回来了,一直趴在院子里低低的呜咽,整只虎激动得不像样。

因此,季泽十分怀疑大白是不是误食了兴奋剂。

到了第三日,顾桡才不紧不慢地开始“勘灾”,所谓勘灾就是上门核查灾情,全面统计受灾范围,以及受灾的人数,摸清情况好为以后发放救灾粮食和减免赋税提供依据。

为了作出一副他已尽全力的模样,还亲自上门慰问受灾的城中百姓,说自己已经上报给了知府大人,让大家不要惊慌。

更让季泽气恼的是,顾桡不但不及时派人清理现场,还准备带领全城的百姓去祭祀河神!

并且宣扬鼓励他们要将死亡牲口抛弃沟中,不若,是以为将来家中必不详。

季泽简直气得发抖,他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人的话,“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桡当真是胆大包天!

大灾后本就容易出现疫情,他竟然不下令寻找并统一处理尸体,竟还怂恿百姓将牲畜尸体扔进水里!

迷信如斯,这要是造成了水源的污染,百姓饮用之后,该是何等的恐怖!

祭河神的这天,天气阴沉,小雨还未停歇。

湘阳河中,混浊不堪的水流波涛汹涌,偶尔有猪等牲畜的尸体飘过,岸上摆满了祭祀用品,上万名百姓拥挤在河岸边。

顾桡领着众人站在最前方,说着官话,后面乌泱泱跪倒一片,呼声震天,大家面色憔悴又诚恳地祈求河神能够饶恕他们。

季泽与顾云逸站在最末,季泽转头看向不知在想什么的好友,启唇道:“云逸兄,你最近怎么样?有回去过吗?”

顾云逸回过头来,他总感觉季泽有别的话要说,但还是回答道:“未曾。”

季泽道:“前朝年间有过一次最大的水患,当时,洛阳府建豫溪水位涨了一丈多高,洪水很快没过城墙,淹死了数万人。”

“更有下面的村庄被泥石流掩埋,那时白浪滔天,浮尸蔽江而下,但令人气愤的是,不仅官府没有积极赠灾,当地的富商还借水灾发财。”

顾云逸神情微怔,泽贤弟是在提醒他什么?

接着,他又听季泽道:“贤弟还曾在《山海经》上看到过,大禹的父亲鲧,他因为没有帝王的命令,就用息壤去堵塞洪水,没曾想丢了命。可见朝廷对抗洪救灾有多重视,在历朝都有不少官员因为救灾的不作为,或擅自动用抗洪物资而丢掉乌纱帽,更甚至丢掉性命的。”

季泽告诉顾云逸的第一则是真事,第二则是来源于《山海经》,那息壤能够用来堵塞洪水,其实也就是与沙袋差不多。

“临山县不止是一个县城,它还有无数个村子……”顾云逸喃喃道。

泽贤弟是在提醒他,他父亲的所作所为很可能已被上面的人所知。

他父亲是不是忘了,还有一位能够直达天听的天子太傅此刻就在临山县。

这天下谁不知陈度元其人最恨让百姓饱受涂炭之苦的狗官,父亲此举岂不是在掩耳盗铃?

就算太傅在这里是为了颐养天年,但他就当真不再管事了吗?

倘若如此,事情一旦被

揭发,自己乃罪犯之子,可否还能参加科考?

答案当然是不能,甚至还有可能被流放至偏远之地。

顾云逸此刻汗水湿了额头,面色难看,事到如今,那他和姨娘应当怎么办?

他眼神带着渴求,仿若季泽是他所能抓住的唯一机会,“泽贤弟,那我与姨娘又该当如何?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自保?”

果不其然,季泽料想到顾云逸能猜出他的用意,“以功抵过。”他淡淡道。

当顾云逸正要问怎么个以功抵过法时,不远处一阵马蹄声响起。

季泽与顾云逸同时转头,只见一身着麒麟服的男子骑在马背上,眼神冰冷,面庞如刀削般棱角分明,他身后是配着尖锐兵器的数百精兵。

“吁。”王渊策马停下,看向率领几位衙役在正前方祭祀的地方官员,忽然举起令牌,一声令下,“奉四皇子殿下令,将此人给本官拿下!”

季泽与顾云逸对视一眼,转而确定道:“麒麟服,他们是雄鹰卫的!”

他以为卓君师兄会让河督大人前来,没想到连雄鹰卫都惊动了,这可是皇帝的护卫队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