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2 / 2)

加入书签

可惜,现在他是一只不到巴掌大的小仓鼠……李锦余觉得像迟钟鸣那么变态、能对着黑猫亲下去的人应该不多。

不知道霍采瑜现在在干什么——他留了字据,应该不会让霍采瑜太过担心吧?

李锦余动了动腿,缩成一只小小的饺子,打了个哈欠。

真希望快点解决自己的灵力问题,然后赶紧回去找霍采瑜啊……

……

虽然李锦余和黑猫都没有骑过马、驾过车,但他们毕竟是妖精,能够和马匹直接沟通,坐在车厢里就可以指挥马车前进。

那个车夫跑得快,连他自己的包袱都没带走,包袱里还有一些银两,刚好便宜了他们。

黑猫路过郡县镇子的时候就会变成人形进去买吃的——它是享乐派,有条件的话当然更愿意吃吃喝喝。

李锦余对口腹之欲的需求很低,只要有干粮对他来说就十分满足了。

看着黑猫路过一个村子就要停一下,他有点急,忍不住催促道:“你这么缺食物吗?”

黑猫“哼”了一声,有些不满:“这些村子里的鱼都太少了,根本买不到。”

“为什么?”李锦余有些疑惑,“这边我记得也有河湖的吧?”

从京城往东北方向走是一大片平原,几乎是整个荻朝最大的“粮仓”地区。

能形成如此广袤的耕田,自然也代表着这边有足够的水源灌溉。

有河流湖泊,也就有对应的渔牧产业。

总不至于连条鱼都买不到。

“据说是今年开春以来天气干旱,至今未曾降雨。”黑猫皱了皱眉,没有鱼干吃让它心情极度不爽,“河流湖泊水位下降,鱼也没有多少。”

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李锦余还是有些在意的。

他仔细回想了一遍,发现从京城出来之后到如今,路边确实鲜少见到河流湖泊。

这么看起来,今年似乎有些干旱啊。

李锦余虽然没有亲自种过地,但现在皇宫里基本被改造成了大型种植基地,耳濡目染之间他也知晓了不少农业知识。

春雨贵如油。开春时期的水源是保证今年农业能够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直不下雨,农夫就得辛辛苦苦去河边或者湖边挑水——而且还要面临河湖水位下降的风险。

李锦余不由得有点担心:“今年的收成不会受到影响吧?”

“我又没种过地,我哪里会知道?”

之后赶路的途中,李锦余趴在马车的窗户上使劲往外看。

看着外面,李锦余多少松了口气。

京城以东北这片大平原能够成为历朝历代的大粮仓,自然早就有了自成体系的风险应对能力。

水渠、水车、蓄水湖等水利设施已经运作起来,路边的耕田里已经有青嫩的绿苗萌芽。

看起来农业暂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他们为了加紧赶路,走的直线——对于两个妖精来说,野外环境反而比很多人的城镇更加安全。

李锦余趴在窗口观察的时候莫名感觉周围的风景有些熟悉,好像自己在哪里见过。

他迟疑着回头:“大胖,我们现在在什么郡县?”

黑猫懒洋洋地道:“大约是青水郡。”

还真是青水郡!

李锦余立即有点振奋。

青水郡是他上一次和霍采瑜一起出来的地方,也是他为数不多独自行动的时候。

在青水郡他第一次领悟到责任的含义,第一次出于自己的意志想要为这片土地上挣扎求生的百姓们做点什么。

现在要去东北,原来还要穿过青水郡么?

仔细看过去,外面这串风景,似乎就是当初被此刻追杀之后、他抱着霍采瑜死命逃窜的地方啊!

想起这件事,李锦余瞪了黑猫一眼:“当初刺杀霍采瑜的刺客是你派出去的吧?”

想起当初霍采瑜满身是血地倒在自己面前的样子,李锦余就有些心痛。

黑猫翻了个白眼:“那又怎样?”

他才心痛呢!养死士可太花钱了!

事情都过去了一年多,李锦余倒也不是想跟黑猫计较,只是心头有些不爽罢了:“以后不许伤害霍采瑜。”

“你不如让他不要伤害我。”黑猫提起这个就来气,“等我修炼到能打过他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多久!”

这下李锦余舒服了。

他的霍采瑜是最强的!

想起当初和霍采瑜一起赶路的日子,李锦余心血来潮,跳下窗户:“我想去个地方。”

“自己趴在窗户上尿。”

“……不是尿尿!”李锦余气鼓鼓地道,“我之前来这里的时候路过一个小村子,那村子里的人都很好,我想再去拜访一下。”

黑猫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不急着去源山了?”

“也不耽误这一会儿吧?”

“你不急就随意,反正我只是陪着你。”

李锦余才不信黑猫这个说辞。他把黑猫救回来这么久,平日里和黑猫不是两看生厌就是互相伤害,黑猫怎么可能突然这么有爱:“你只是想躲迟钟鸣吧?”

黑猫面无表情地看向了拉车的马:“回京。”

“……”

……

凭借去年的记忆慢慢搜寻,不到半天就找到了当初那个小村子。

李锦余这些日子一直在积蓄灵力,这次变成带着耳朵和尾巴的模样进了村子。

脑袋上包上一块头巾、尾巴藏在衣服里,应该看不出什么来。

一年未见,村子还和去年差不多,人烟看起来多了不少。

李锦余还记得当年张老汉的家,兴冲冲地跑进去,一眼就看到那位老人家正在门口晒太阳。

一年多过去了,张老汉看起来又瘦削了一些,但是脸色似乎比以前要好不少。

看到李锦余,张老汉揉了揉眼睛,愣了愣,才有些惊喜地站起身:“李小兄弟?”

“好久不见。”李锦余高兴地道,“我路过这边,过来看看大家怎么样。”

他抬头打量了一下,发现当初张老汉家破旧的大门已经换了新,门口堆着高耸的干草堆,,还有一些干豆子挂在屋檐下,处处充满了烟火气息,和一年前那个家徒四壁的家差别太大。

“多亏了小兄弟当初帮我们治了税务官。”张老汉高兴地搓手,“这一年我们收成不错,还不用缴那么多税……”

话音未落,家里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爹,有客人?”

李锦余一愣。他记得当初张老汉的两个儿子被军队拉去做壮丁了来着?

“感谢皇帝,感谢摄政王……听说朝廷重新核查了军队,把我们这些被拉去做壮丁的青壮年都放了回来。”张老汉提起这件事,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总算回来了一个,家里的地也有人种了。”

“回来了一个?”

“我大儿听说跟着大将军去西南的时候战死了。”张老汉脸上没有多少悲伤,只有叹息和庆幸,“不过能回来一个就好、能回来一个就好。”

李锦余估摸着自己还能保持人形的时间,拒绝了张老汉留宿吃饭的提议,只和当初认识的村民们打了个招呼。

当年李锦余和霍采瑜帮助他们驱逐税务官的场景历历在目,村里每一个人都十分感激他。

七嘴八舌之间李锦余也了解到,钱跛子后来托人捎信回来,建议村里的适龄小孩去读书,他可以尽力帮忙联系学堂、甚至出钱。

张老汉就在犹豫要不要送自己的小孙子去学堂。

刘大嫂说起钱跛子,还笑言了一句:“那混球现在出息了,还把当初偷的鸡的钱送了回来。”

想起当年跟钱跛子抢鸡的画面,李锦余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到大家都过得很好,他也觉得很开心。

只是当初他是和霍采瑜一起过来的,现在想把这种喜悦分享给霍采瑜,却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

村民们盛情邀请李锦余去他们家里坐坐,被李锦余拒绝后还热情地想塞些东西给他。

李锦余住在皇宫什么都不缺,不想给他们添加负担,全都拒绝了,只拿了张家小孙子用草绳编的一个小鸟:“这个就够了。”

“那下次小兄弟再来可要多待一阵子。”张老汉有些遗憾,“今年这么旱,不然现在可有不少春季的东西可以给你,都是天生地养长出来的,不打紧。”

李锦余正准备走,顺口道:“不是有灌溉水渠么?”

“田里倒还好,野地里会很干。”张老汉抬头看看天,忽然叹口气,有些忧虑,“希望不要来蝗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