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婚事(2 / 2)

加入书签

算着岁数,公子也不小了。

只是不知这苏老板多大了。

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也得早寻机去打听一二。

傅宅一行磋磨许久,待苏遥回家已临近正午。

小小的一个人影矗立在苏氏书铺的招牌下,见他二人回来,才返回铺子里。

正是苏遥养了一年的阿言。

说来阿言比十岁的孩子沉稳许多,长相举止都端端正正,只是不爱说话,且格外瘦弱。

苏遥进门先拍拍他肩膀,安抚道“饿了吧对不起,我也没想到去这么久,一个人害怕了吗”

苏宅前店后院,因是祖业,宅院三进,当真不小。老房子加上阴雨天,又是卖书的铺子,经年未作修饰,瞧着总有些阴冷。

阿言为奴时,想是吃了许多苦头,从前害怕也不敢说话。

苏遥带了他近一年,他才与人亲近些。只是安静得很,这种讨巧撒娇的话,他从不说。

不说也没事,苏遥又揉了小孩一把“等过些时候,开了春,铺中生意好了,我就把咱们家好好粉刷一遍。瞧着新了就不怕了。”

阿言默了默“公子是出去谈正事,阿言待在家是应该的。”

苏遥弯起眉眼“你若是愿意,等大些,也可以慢慢学着书铺的生意,到时候我也带你出去。”

一旁的齐伯闻言一怔,阿言却缓缓垂下头“公子信任我,日后我一定好好给少东家帮忙。”

苏遥一愣,倒没想到这茬。

他养阿言快一年,都快把这孩子当亲弟弟了,却不想他论起什么少东家的话。

苏遥初来乍到,又只二十出头,从未想过成婚生子之事。

哪儿来的什么少东家。

他又无奈又好笑,只能撇过这话“如今世人还是推崇入仕,你去青石书院学几年,愿意当个大官也行。”

阿言不说话了。

苏遥心下叹口气,不想让这小孩继续自伤身世,又提起旁的“快中午了,吃什么了吗”

“隔壁祝娘子让我尝了一口牛肉面。”

阿言偷偷抬眼,小小声“吃着和公子做得差不多了,但汤太咸了。”

这是另一桩事了。

苏遥稍稍蹙眉,想着得空再去教教祝娘子。

齐伯笑道“祝娘子客气得很,这屋里的春笋也是她送来的吧”

苏遥瞧着洁白如玉的两头春笋,挽起袖子“中午拌个笋丝,热一下红烧肉”

想了想,又添一道“娃娃菜还有,再清炒个娃娃菜吧。”

苏氏书铺最不缺吃食了。

苏遥的这副身体弱不禁风,费心着力地吃了这么久,才从病入膏肓养到勉强健康,还比常人孱弱许多。

齐伯年过半百,正是要注意的时候;阿言更不用说了,长身体的时候。

苏遥绝不会在吃食上抠抠搜搜。

红烧肉是昨夜剩的,煎几个虎皮鸡蛋,放进浓稠汤汁里,砂锅小火一并煨上;

春笋切细丝,稍微过个水,麻油蒜泥一拌,脆生生的,正爽口;

娃娃菜最嫩,切个细丝,同干海米下锅,大火烧上菜籽油,烹上几段干辣椒,快手盛出鲜亮的一小碟子。

阿言帮忙端上三碗晶莹软糯的粳米饭。

苏遥先给他夹出来浸满汤汁的鸡蛋,又尝一块五花,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嗯,热过一次后,比昨日还好吃。”齐伯笑笑。

阿言咽下一大口鸡蛋,小声“好吃。”

苏遥听着舒心,吃了两口,却不合时宜地念起傅鸽子。

他是个职业素养很高的厨子,此时方开始怀疑,是不是平时家中这两位太能吹了,导致自个儿飘了。

说不定不是人家鸽子挑刺。

他穿来一年,兴许手艺真的退步了

看来招待傅先生的菜,得好好花功夫准备。

苏遥压下一腔心思,吃罢饭,又坐在柜台算起账目。

书铺经常没生意,今天只做了两桩,数目也少。

这祖传书铺,因原主长年埋头于科考,已有些不景气。勉强维持开支尚可,要想赚大钱,还得想法子好好修整。

雨声潇潇,齐伯从外头回来“公子,我打听了,张屠户说后日一准晴天。”

没有天气预报的日子,只能依靠老百姓的智慧。

苏遥点头“好,咱们整理整理,后日把我挑出来的书,晒一遍。”

齐伯顿了下,终究疑惑“公子挑出那些四书之类的,当真打算卖吗都压了许久的。”

“我有个法子,大抵不离十。”苏遥笑笑。

既然身体养得差不多了,那得多在书铺经营上费些心思。

自家这书铺也不能只吃话本的进账,滞销货得卖出去。压箱底就是废纸,想法子卖了,好歹能贴补一二。

苏遥又念起祝娘子的汤面。

此事成败都在这汤面上了,明儿得再去隔壁教一教。

他正盘算着给祝娘子递话,齐伯却走近些,轻咳一声“公子。”

苏遥正数着出账“齐伯您说。”

齐伯却又咳一声,压低声音“公子方才对阿言说的话,当真吗”

苏遥不由抬眸,正想笑笑,却又瞧见齐伯一脸认真。他正色几分“怎么了”

齐伯斟酌着道“阿言是个好孩子,我也喜欢,周正稳妥,人又安静,我原以为公子送他读书,就”

他顿了下“公子日后想把他留在铺中帮忙,也无不可。只是,来日谢家小姐嫁过来,再有了孩子,未必会喜欢他。我也心疼这孩子,公子还是早为他”

苏遥一愣。

谢小姐

哪儿来的谢小姐还嫁进来

嫁给谁不会是我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