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2 / 2)

加入书签

我们了半天也没有说过所以然来了。

苏眉温和一笑,朝他们道:“我明白两位大哥的担忧,毕竟你们上过当,而且我只是个小姑娘,看起来不太可信任。不过你们不相信我,也该相信我爹爹和兄长,这么些年,我知道爹爹时常也会开仓。只是军营用规矩,不得随意户籍不清的人进营地,他向朝廷也曾经上疏询问过能否把你们改为兵户,但别驳回许多次。而他亦不敢哪边陲安危开玩笑,私下收编,还请两位大哥也体谅我爹爹的难处。”

两人听她的劝说,仍旧面露犹豫,苏眉见状不紧逼,而是和两人再道:“你们可以先考虑考虑,不管何时来找我,我都会帮你们。你们要找我的时候,就在这处把三块石头堆一起,到时我们再详细商议。”

话毕,苏眉便转身挽着小苑的手往回走。

到这个点了,她也要回军营去,父兄说今日在军营等她一块儿过中秋,再晚父亲估计就要着急找人了。

易青温田目送她离去的背影,温田站在大太阳下,满头满脸都是汗,不知是急的还是热的,喃喃地说:“你说苏姑娘会骗我们吗?”

易青凝视着小姑娘纤细的背影,想到方才她话不多,但字字都带着真诚,摇了摇头:“我觉得苏姑娘没有必要骗我们。就如同她说的,苏将军从来没有为难过我们,而且我们一无所有,她还能骗我们什么?”

骗去军营是不可能的,边陲要地,万一他们间有奸细呢?那是祸国举动,所以苏姑娘肯定是想要帮他们。

“那你刚才干嘛不答应?”温田被这么一说,更着急了。

易青道:“这不是我们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总该先商议商议。但商议也不能把苏姑娘给说出来,不然要让她心寒,让她和大将军怎么在知县跟前自处。”

两人面面相觑,最后嘀嘀咕咕几句,快步回到流民群里。

苏眉那边已经回城,很快就到住处,准备更衣到军营里去。却不想已经有客人等候多时,正是知县夫人和她的女儿,身边还有个陌生的姑娘。

那个姑娘年纪看着她相当,长着鹅蛋脸,穿着绫罗绸缎,带着金簪步摇,这个打扮和京城她惯见的贵女打扮差不多。

气质看着亦不是小门小户人家的。

她打量着,知县夫人已经笑开来上前拉着她说:“今儿过节本不该来扰你,可我听闻侯爷世子没有家来,正巧我金陵的侄女来探亲,我就想着姑娘不嫌弃就上我家来热闹热闹吧。”

金陵来的姑娘。

金陵那也是宝地,与京城一般设有六部,历来太子登基前都会在那边主事一段时间。只是如今的太子殿下迟迟没有过去,而那边六部多是原本的京官调任,这姑娘恐怕还真是京城人。

只是知县夫人这侄女来得有些蹊跷。

谁会这个时候来探亲,连中元节都不在家里过,还是在边陲战乱的时候。

她想了想,很快就明白了。

恐怕是人家是早盯上她兄长了!

苏眉不动声色,与那位姑娘见礼,然后才与知县夫人说:“谢谢夫人好意,但父兄在前线,我也无心过节日,还得在家里准备一些吃食给送过去。便不到夫人那边叨扰,过几日我再去给夫人赔礼。”

“哎哟,三姑娘这话就太过生分了,这是赔哪门的礼,是我们不亲自来失礼没有考虑周到。那我改日在家设宴,请姑娘再过来叙话。”

知县夫人拍拍她的手,笑吟吟就此告辞,倒是干脆得很。

那位姑娘连名姓也没介绍,亦跟着知县夫人朝她一礼,不见特别亲热地离开。

她目送三人,再一回想那位姑娘的面容,是个漂亮的,叫人一眼就不能忘。

待人离开,她匆忙换过衣裳,到军营时她父亲果然等急了,连声问是不是施粥被为难了云云,逗得她直笑。余光瞥见兄长时,促狭地扬高了声音道:“女儿是给哥哥相看去了,好美一姑娘,若我是男儿,当场就得向她提亲!”

苏临正喝水呢,被她一句差点呛出个好歹来。

“我、我不是说了,现在不娶亲!”说罢,缓了口气,又犹犹豫豫地问,“哪家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苏眉:口嫌体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