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第78章(2 / 2)

加入书签

“姑娘真是个大善人,县衙这三日也会开仓运些粮食……”宋知县真是要咬碎牙,不得不再亏本一回,不能让苏眉把好名声全给揽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苏眉知道物极必反,见好就收,闻言很知足,让把放火的绑上,留下一队人马自己先行回宅子。

不必大动干戈流民户籍解决,就是最好的局面。

虽然宋知县可恨,但她也不是刑部的大人,没办法将人直接弄倒。且先这样吧,终有一日,这样鱼肉百姓,助纣为虐的贪官,会被送进大牢的!

事情办得比她预估的还顺利,苏眉心情十分不错。

回到宅子,她让人把自己先前就掏私房买的米粮给运到城外,才到书房想着怎么给林以安回信。

窗外的几株芭蕉刚植过来不久,叶尖有些枯黄,被太阳一晒,更显得蔫蔫的。

她盯着没精打采的芭蕉看了片刻,就想起宋知县那被打掉牙齿吞下肚的憋屈样子,扑哧一笑,先把今天的事在信里说了。

今日她这个计中计受林以安不少启发,在信还特意把他一通夸,一边写一边想象他收到信高兴翘嘴角的模样。

此事写完,便是恼人的苏沁,但朝廷的事她不多懂,更何况涉及到皇子夺嫡,她唯有在信中写明父亲对此事的态度。

她父亲虽然多的没说,可杜氏似乎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此事父兄都知道,是她猜不透罢了。

林以安再收到信时,太子已经被皇帝狠狠斥责,顺带夺了他手里上回南巡后要兼顾的两项工部项目,几乎把他在工部的实权架空了一半。

柳四为此气得顾不上犯上,在他跟前骂了皇帝好几句。

然,只要是人就会有偏颇,只是皇帝针对嫡子,是出于害怕自己被赶下帝位。当年皇帝登基不易,越是不容易,才会产生一种更可怕的执着。只要觉得那个人对自己有丁点的威胁,就恨不得处之而后快。

为此他倒觉得太子只要不是被逼得太狠,往后退退观猴斗也可,而且太子大婚在即,一切等顺利大婚再看局势。

至于苏沁,自打出事后,她地位不降反增,连皇帝都抬举她,让人送去补身子的药材时还直言说往后为豫王开枝散叶,他重重有赏。

这个赏,分明就是许侧妃位置了。

可见皇帝为她给打压太子贡献一份力有多高兴。

他把此事同样告诉苏眉,末了让她不要太过操心,还为她在边陲为流民做的事感到自豪骄傲。

调侃说希望她早日能成为自己的贤内助。

苏眉再收到信,为贤内助三字高兴得在床上打滚,而林以安还说那些流民如若有愿意离开家乡的,他商行缺人,可以雇佣他们帮忙跑商。

宋知县早已经按照约定把户籍文书重新办好发给每一个人,他们现在办个路引就能够自由来去各州府,若是愿意去倒也是个双赢。

于是苏眉便把易青温田找来,问他们的意见。

两人自然信得过她,听说是一个和善的商人,回去边跟众人都说了。

现在他们都在帮着军营种地,居住的地方都是木棚,实在是人多唯有军营外一片山地待开发,是忠义侯能做主的,忠义侯为了收容这些人又不至于坐吃山空,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不少人都在县城找活计干,因为战乱,也不好找活,还是过得十分贫苦。

如今得个机会,年轻力壮的,便提出要过去。

何况林以安还许诺他们一路的开销都可以用往后工钱抵,如此一来更多人愿意往外去。

事情安排妥当,两人一来一回的通信,竟然转眼年关将近,不过月余。

忠义侯为了攻下敌方那座城池,已经谋划几个月,

近日就是关键,苏眉不放心回京城过年,早早就去信告知林以安。

林以安在暗中备考,只等明年开科,得知她不能回京来,看着信沉默了良久。

苏眉留在边陲过年,自然不会再让宅子变得冷清,她早早就备年货,忙忙碌碌的就那么到了年跟前。

这期间知县夫人还带着那个贵女来串门几回,倒是十分有毅力地打听她兄长的事,她也摸透了那个姑娘的家底,说起来是个可怜的。

那姑娘姓殷,京城人士,家里排长,二叔在金陵工部任职。只是她父母早早离世,如今殷家长房就只得她一人。

苏眉知道她家里情况后,便明白为何殷大姑娘来走这个所谓的亲戚,多半是被家里当成一个能攀附侯门的棋子。如若成了,那是殷大姑娘命好,她还得感谢家里给的机会,往后更得跟家里保持联系,让家人当她靠山。如若不成,毁名声的也是她,便是命不好。

丢了这么一个无父无母的姑娘,殷家不会心疼。

而每回殷大姑娘过来都沉默寡言,根本看不出来嫁人的急迫和热切,反倒让苏眉更想探究这个可怜的人是怎么想的。

就在年二十七,苏眉从军营回来,知县夫人热情地派人来说认识的好友家新宰了几头猪,让她派人过去挑几块肉留着包饺子。

她懒得多欠人情,只说已经定好别人家的,多了用不了给推掉了。

不想,才过了两刻钟,小苑跑进屋说:“姑娘,有人送肉来!”

她眉头拧紧,把手里的话本丢一边,没好气道:“他们可真是费尽心思,阴魂不散。”

她这就出去把人都给打发!

不准备留面子了。

哪知她刚一脚踏出宅门,就看见年轻的公子捧着手炉,站在马车边朝她笑得温柔。

她望着那个玉树般的身姿,似乎连刮在脸上的寒风都不冷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更新,晚安么么哒~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