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把皇宫挖成农场(2 / 2)

加入书签

关键是周复礼不训他,他怎么感觉有点皮痒。

司马煜刷的就抗着锄头凑到了周复礼面前,“这地咋种”

周复礼“”

这狗子以后一定是个暴君,看看这反复无常的态度。

其他学生也围了过来,现在这可不仅仅是偷懒玩耍的活计了。

小圣人说得十分清楚,他们这是在为大晋找新的粮食品种。

周复礼心道,啧啧,他这老师当得不错吧,一下就提起了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毕竟以这些学生的性格,如果没有点盼头,他们估计一两天就可能失去兴趣了。

而种地,可是一个漫长的事情,只是凭借一时间的兴趣是坚持不下来的。

而且周复礼也不想隔三岔五的就得换一个课题教,以后遇到什么再教其他的吧。

周复礼说道,“先除草,像这样,然后后面的人锄地。”

“每两个人为一组,负责你们自己的几块地。”

有竞争有比较才有动力,就让他们用他们的地相互比赛吧。

司马荷华第一个找到了司马煜,“陛下,我们一组,我可会种地了,你看我这小白膀子,一看就特别会拿锄头挖地。”

他聪明着嘞,这皇宫都是司马煜的,到时候分地的时候,有司马煜在,他们能分到最好的。

莫司南找到了宇宁朗一组,他们私底下关系不错。

宋辞找到了同为武勋世家的卫褚,两个人也偷笑到不行,锄地嘛,肯定需要体力,他们两都是武勋家族的,平时怎么也锻炼过,他们这不就是强强联合。

其他学生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相熟的人一组。

然后就是分地了。

果然,司马煜霸占了位置最好的几块。

因为是草圃,每一块地其实不大。

然后就是锄地。

这些地本来是用来种绿草的,是开垦过的,所以只需要锄草,然后翻土。

别小看除草翻地,这也是个技术活。

比如莫司南他们那一组开垦的地就特别直,一行一行的。

司马煜挖的地就怎么都是弯来弯去的。

气得司马荷华这小胖子锄头都扔了,“你是不是傻,小圣人说了,梗要擂直,你看你擂这个,跟蚯蚓一样。”

结果被瞪了一眼后,赶紧又拿起锄头挖地去了,他觉得要是他们的地没种好,都怪司马煜。

至勤殿外的地其实也就那么几块,连箱子里面的种子都种不完一小半。

一群学生眼睛都绿了的将旁边一座宫殿的草地看着,“我觉得那块地不错。”

“刚才太傅不是说了,种西瓜的地得阳光充足,我看那块地就不错。”

“旁边那块适合种黄瓜。”

“用来种土豆也好啊,种什么草。”

然后直溜溜的看向司马煜,这皇宫都是司马煜的。

司马煜虽然不能在朝堂上摄政,但这皇宫种草还是种啥,他还是能决定的。

再说旁边是太史局那些书呆子修书的地方,量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只是吧,有一就有二。

“那边是浆洗局吧,他们那的草地看上去也不错,种黄瓜安逸。”

“制衣局外面那几块草地也不错啊,可惜制衣局也不知道为什么有重兵把守进不去”

制衣局现在正在准备制作大量保暖衣,还在招收绣娘,夸大规模,只等大辽将羊毛送来了,因为羊毛的用处不能泄露,所以时刻都有禁卫守着。

一群学生,楞是将至勤殿周围好几个宫殿的草地给瓜分了,还大有向外继续扩散的趋势。

周复礼看了看,地再多,今天就耕不完了。

赶紧让一群正为了抢一块好地而大打出手的学生们停下来。

用来种土豆,西瓜,黄瓜的地是需要用不同的开垦方法的,比如西瓜地,陇起来的梗就必须特别高,种土豆的地,得挖得特别松散等等。

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能直接影响种出来的作物的收成。

还有肥料,得使用草木灰。

草木灰是最天然,也是最健康的肥料,在现代不使用,是因为为了保护生态,毕竟草木灰都是柴火树木焚烧得来。

而在古代,最不缺的就是草木灰,家家户户都是用柴火做饭。

撒一把草木灰进挖好的坑里,然后在上面撒上种子,盖上薄土,浇点水。

土豆就比较麻烦,得先切块,然后用草木灰裹一层,放置在阴凉处等待发芽或者变绿,才能种下地。

播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周复礼对今天的授课还算满意,光是种植他都能教上一年拖时间。

周复礼离宫的时候,那些学生还在恐吓那些小公公和小宫娥,不让人将他们种的什么透露出去。

他们准备到时候让人大吃一惊。

其实透露出去也没有什么,因为没有人知道土豆西瓜黄瓜到底是什么。

下学之后,司马煜就跑去皇宫到处逛,他这是在踩点,整个皇宫可不只至勤点那里有草地,他都给它掀了。

现在他看到这些草地就一个想法,种什么草,对大晋能有半分用处还不如让他挖了种点新瓜果,说不得他们就种活了嘞,要是适合大晋,以后还能在大晋推广,利国利民,周复礼就是这么说的。

不过,他得将周复礼招呼进宫勤一点,不然又跑去和那个司马鹿鸣打得火热,他肯定是不会原谅的。

对,就这么干。

“洪公公,让周复礼明儿一早就进宫侯着。”

洪公公一愣,“陛下明天不是要去金殿听政吗估摸着也得午时才能下朝。”

司马煜呵了一声,不让周复礼进宫待着,那个死不要脸的司马鹿鸣肯定要去找周复礼,没门。

接下来几天,周复礼还真每天早早去至勤殿等着了。

这让他都没时间回别院,都不知道小板凳他们将他的鸭子养得如何。

说起小板凳他们,现在都快变成他家的长工了。

那处别院现在都基本交给了他们打理。

别看是一群孩子,对事情特别上心,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群孩子倒是十分合周复礼的意,周复礼想了想,倒是可以让张叔去给村子里面的人说说,他们太傅府将这群孩子雇了,以后就是他们太傅府的人了。

到太傅府当差,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看看知墨就知道了,长得比那些孩子都健康。

而且周复礼怎么也不可能亏待了他们。

皇宫这几天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比如隆庆殿,老皇帝好不容易病情好一点,出来散散步。

结果就看到司马煜和司马荷华正抗着锄头埋着脑袋在挖他最喜欢的花花草草。

“都挖死,根都挖断,不然它们还要长出来。”

“对对对,它们要抢肥料。”

周复礼说了,作物和人一样都要吃饭,人吃粮食,作物吃肥料,这些草不挖死,会抢他们作物的肥料。

老皇帝那个怒啊,居然作妖做到他这里来了,提声就开口呵斥。

司马煜和司马荷华扛起锄头就跑。

“我们等会在偷偷来挖。”

“隆庆殿这地最好了,完全符合太傅说的阳光水分充足的条件,种出来的作物长得肯定最好。”

“可不是,看看刚才那些花花草草长得多好。”

老皇帝气得吹胡子瞪眼,“洪公公,他们怎么回事”

“这”洪公公说道,“是小圣人在教陛下种庄稼,小圣人说我们大晋以农为本,作为皇族,作为大晋未来的朝臣,不能五谷不分,更不能四体不勤。”

其实到处乱挖地这事儿早捅几位丞相那里去了,只是没人受理而已,在几位丞相看来,这大晋的纨绔子弟早该拉去种地,知道知道大晋的辛苦了,而不是一天就知道欺行霸市。

老皇帝脸上这才松了下来,“说得的确有理,我大晋官员多有贪图享乐,尸位素餐之人,完全忘了我大晋的根本所在,小圣人能如此教导他们,认清本源的确不错。”

不过,嘴角还是抽了一下,他心爱的花花草草啊,种地怎么就种到皇宫来了,还种到他隆庆殿来了。

老皇帝又到处走了走,然后他就不郁闷了,因为其他地方没有一块好草地了,全都是光秃秃的挖出来的新土。

这群学生都祸害到隆庆殿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比如赵玄樱的清宁殿外,现在也变成光秃秃的了。

赵玄樱当时也气得直抖,还以为司马煜专门来挑衅她了。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赵玄樱的愤怒可想而知。

老嬷嬷答道,“好像是小圣人在教他们种菜。”

赵玄婴眉头皱了一下,她居然从中间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反而从刚才的暴怒中冷静了下来。

一向纨绔的这些功勋子弟,突然醒悟了开始学种地这不可能。

老嬷嬷又道,“他们现在都挖去隆庆殿了。”

赵玄樱沉思了一会儿,“既然他们都去挖隆庆殿了,就看陛下怎么处置他们吧。”

然后接着道,“不过我们殿外的地别让他们挖了。”

“我们自己挖,顺便去小圣人那里要些种子,他们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

老嬷嬷“”

不得不说,有些人真的是天资聪慧,哪怕猜不到最终原因,也能防微杜渐。

皇宫中反正不知道为什么,太后也开始种菜了,不知道看呆了多少人,他们大晋难道开始兴起在自家院子种菜了

周复礼经过每一栋宫殿,看着光秃秃的地面,嘴角也有点抽,只有等种子长出来了才能恢复绿色了。

这些学生实在是也太激进了一点。

周复礼还真小瞧了他们,也小瞧了他们在他们家族中被压抑的程度。

如今给了他们一个支点,自然会不懈余力的证明一些东西给别人看。

毕竟都还是少年,心中的热血是最澎拜的时候。

现在地这么多,周复礼那两箱子种子根本就不够种了,他将花椒大蒜这些佐料都拿出来种了。

找了找,还找到了丝瓜,看来还得搭丝瓜架子。

有点郁闷的是,他以后吃个菜是不是还得进宫掐个蒜苗什么的

反正周复礼这几天过得心情还算不错,只是以前特别讨厌上他的课的学生,现在居然开始心心念念起周复礼的课来了。

比起将他们关起来读书,他们更喜欢跟着周复礼种地。

正是好动的年龄。

或许是运气好,他们才将种子播下后就迎来了一场细雨。

有细雨的滋润,种子发芽就更快了。

看着种子发芽,一群学生的积极性就更强了。

除了这些,周复礼还专门规划出了一片实验地,就在隆庆殿那里,专门用来种麦子,就大晋的麦子,大晋的主食。

他准备试试用草木灰提高麦子的产量。

现在最窃喜的应该是司马煜,因为他发现他居然混进了一群陪读中间去了。

以前,这些人虽然是陪读,但各自学各自的,下学就离开,基本没什么交流。

现在不同了,他们天天得比比谁家的菜种得好不是。

其实周复礼也看在眼里,同窗啊,这两个字有时候重如千金。

这些人可都是彼此的青春。

而青春是人的一生最美好的东西。

周复礼实在不想参与皇室之争,也不管司马煜和他们怎么相处。

认认真真的教着他的农业知识,一心将皇宫打造成农场。。

只是连他都不知道,他教的这些东西,会改变多少人的人生轨迹。

人们口中平时只会玩狗溜鸟的纨绔子弟,又在进行着怎样的蜕变,这些纨绔子弟现在还以为周复礼教的东西,是大晋庄稼人最普遍的常识。

却不知道,他们的知识已经开始在慢慢超越这个时代。

比如,莫司南现在就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莫司南下学后回到大司空府,一进门就遇到了莫司北和他爹。

他虽然是大司空府的大少爷,但谁都知道真正的嫡系是二少爷莫司北,以后也会是二少爷继承爵位。

好死不死他今服上全是泥土,这事儿说起来也够气人,他今天居然发现司马荷华那小胖子,居然偷偷将他地里的大苗偷了,换成小苗,大苗种他自己地里。

当时他真是被司马荷华这骚操作惊呆了,第一时间就准备去揭发这不要脸的死胖子。

结果司马荷华抱住他的腿不放,一阵拉扯,衣服沾了不少泥土。

本来也就是小事,结果一进门,就被莫司北一阵奚落。

“大哥,不学无术也得有个限度,你知道现在外面怎么称呼你”

“看看你这一身,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从哪里来的乞丐,你丢脸也就罢了,莫要让我们大司空府一起丢人。”

大司空莫建也有些皱眉,他也没指望这大儿子有什么出息,荣华富贵就这么过一生就成,别给他添什么乱子。

但看看这一身,成何体统。

要是以往,莫司南被莫司北奚落,他扭头就走便是,谁让他命没有别人好,他也认了。

但,莫司北当着他爹的面奚落他,说他给大司空府丢脸,他爹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怎么说,他才是当哥哥的,一个当弟弟的当着这么多人数落他,难道就对了

莫司南突然抬头,开口道,“二弟是大晋的栋梁,那你可知我大晋最重要的麦子亩产多少”

莫司北愣住了。

他在说什么

大晋最重要的是麦子

莫司南嘴角一笑,“我大晋麦子亩产不过200斤,而大魏国产量是300,大齐的产量是250。”

“二弟可要记住了,以后要是各位丞相问起,莫要答不出来,丢了大司空府的脸。”

说完对莫建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莫建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这个离开的大儿子,大晋最重要的是麦子

没有麦子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百姓,没有百姓就没有大晋。

一个平时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居然看得这么透彻

而且还知道各国的亩产量,这种东西基本只有坐到他这样的位置的人才会去关心,小小的麦子,却是国之重器。

旁边的莫司北明显有些不高兴,“父亲,刚才大哥是在顶撞我吗”

话还没说完,莫建突然问了一句,“司北,你觉得我们大晋最重要的是什么”

莫司北一愣,“当然是我们大晋的官员,没有官员百姓早饿死了。”

莫建没说什么,只是辞退了教导莫司北的那些西席。

这傻逼孩子,哪怕你说大晋最重要的是陛下,至少也能当个佞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