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何时启程(2 / 2)

加入书签

此时,弘治皇帝已经感觉到事情有些蹊跷,便摒退左右,问道:“张鹤龄去哪了,让他滚出来见朕!”

张延龄回道:“回陛下,我大哥已经出发了,怕是一时半会滚不回来。”

弘治皇帝不解地问道:“何适出发的?”

张延龄如实回道:“接到圣旨的第二日就出发了,此时应该已经快到福建境内了。”

弘治皇帝满脸诧异,问道:“他自己走的?”

“也不是自己,带了两个人。”

“两个人?”弘治皇帝脸上直抽抽,“这么大的案子,他就带了两个人过去,不要命了吗?”

“陛下勿急,我大哥说了,这个案子太复杂了,若是正大光明地过去,我方在明,敌人在暗,很吃亏的,所以他先悄悄潜入,待巡按的队伍到达福建的时候,我大哥已经把事情查清楚了,届时便占据了主动权。”

弘治皇帝听完,面色稍稍好转了些,继续问道:“你也不怕路上遇到危险?”

“陛下多虑了,臣这次出行,可是带了秘密武器。”

“哦?”弘治皇帝来了兴趣,问道,“什么秘密武器?”

“就是以前研制的新式火药,威力很大,可惜少了点。”

弘治皇帝眉头一挑,说道:“朕命张鹤龄将火药作坊移交给王恭厂,他竟然还留了存货?”

张延龄赶忙说道,“不是私存的,我大哥说这东西要反复试验和改进,我们也算是帮王恭厂做试验了。”

弘治皇帝的脸色这才缓和一些,又说道:“这一次出行的队伍有二十多人,难保有人不会泄密,若是被贼人知晓他身边没有护卫,怕是会有生命危险。”

“不会的!”张延龄继续说道,“我大哥的计划就仅有几人知晓,戚将军不可能泄密,随行护卫是从蟒卫抽调的,他们只听令行事,根本不清楚计划的细节。都察院派了两名书吏,刘瑾就带了一张嘴,这三个人压根就不知道我大哥已经出发,更谈不上泄密了。”

“张鹤龄不在,等队伍出行的那一天,终究还是瞒不住。”

张延龄摇摇头,说道:“陛下说错了,张鹤龄在啊。”

“什么?”弘治皇帝有点懵逼。

张延龄重复了一遍:“臣张鹤龄一直都在啊。”

弘治皇帝脸上终于露出笑意:“偷梁换柱?”

张延龄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我身高面容都与大哥相仿,只要我在路上少说些话,躲着点他们,不会有人发现的。”

弘治皇帝收起笑容,沉声说道:“你这是胡闹!这一次福建之行凶险万分,你们兄弟二人若是有个好歹,我怎么和皇后交待?”

张延龄却不以为然,说道:“陛下放心,有我大哥在,我是不会有危险的。”

“你这么信任他?”

“那是当然,我大哥多厉害啊,打得白莲教毫无还手之力,就连那名女贼人都被我大哥收入怀中……”

张延龄发觉自己说漏了嘴,赶忙住口,弘治皇帝黑着脸问道:“你口中所说的白莲教女贼人是怎么回事?”

“陛下误会了,这个,那个……”

“说!”

张延龄心说,完了完了,这次又闯祸了,但是在皇帝面前,他也不敢隐瞒,只得说道:“那名女子叫白露,曾三番五次刺杀我大哥,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弃暗投明了,可能是被我大哥感化的吧,后来我大哥遇难之时,还是她舍命相救。我大哥常说,这人其实不坏,只是误入歧途。”

听到张延龄这么说,弘治皇帝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能让贼人弃暗投明,也算有些本事,这些事情等他回来朕再找他算账,延龄,此去凶险万分,你千万小心!”

张延龄叩首,回道:“谢陛下关心,我一定帮我大哥立了大功再回来。”

“很好,若是你立了功,朕也赐你个爵位!”

张延龄兴奋地问道:“陛下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

张延龄琢磨了一会,说道:“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陛下立个字据可好?”

弘治皇帝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张延龄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其实,字据什么的不要也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