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文堂姐打脸福气包堂妹(十七)(1 / 2)

加入书签

唐芍药当场愣住,又气又怕。

唐芙蓉这话是什么意思借了别人的运道要还难道她看出来了

福气包体质可是她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倚仗,全靠这个技能,她才能一路开挂。

唐芙蓉是怎么看出来的难道她也开了“天眼”

还没等她辩驳出口,苏韵就转移了话题,桌上又恢复了欢声笑语。

时机稍纵即逝,况且她能反驳些啥呢

是说借了别人的运道不用还那在场坐着的唐二婶、唐三婶还不正好顺杆子往上爬

还是说她不计较,愿意给大伯一家借运道谁知道这家人又有什么后招等着她

唐芍药恼恨至极,却只能生生忍下这口气。

她调整了一下表情,尽量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狰狞。可惜,她的演技还没有唐富民自然。

黄桂香也有些不爽,不过她没有唐芍药那么恼怒。

一来,芍药又不是她亲女儿,她没啥感同身受的想法。二来,芙蓉丫头说话虽然不好听,可人家不愿沾她家的光,难道她还哭着抢着要给人家沾光不成

苏韵在饭桌上唱的这出,在她看来,就是白素芬不爽她家没给侄子帮忙,故意派女儿来挤兑她家。芍药上前也就罢了,难道为这么句孩子的玩笑话,她一个长辈还去跟小辈当面锣对面鼓的理论

回家之后,白素芬喜滋滋地跟唐建国学舌

“你是没见到,芍药丫头那哑口无言的样子,我们芙蓉怼的她半句话不敢说,我那好弟妹也只好假笑”

“就是欠教训,还以为自己有多大脸呢我们芙蓉说的对,大家桥归桥、路归路,我可不稀罕借她家的光咱们呀,借不起”

唐建国也不说别的,只跟着憨笑。

他虽然对弟弟一家也十分不满,但嘴上也不好说弟妹和侄女的不是,一个大老爷们老嚼别家女人孩子,那成啥了

二人正说着话,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咸香中混合着茶香,苏韵端着一叠刚煮好的茶叶蛋进来。

搪瓷碟子里的茶叶蛋还冒着热气,棕褐色深沉的蛋壳看着就有食欲,煮过两遍的蛋壳比普通的水煮蛋要好剥多了,苏韵三下五除二就剥出两颗蛋,递给父母

一人一颗。

白素芬咬了一口,眼睛一亮“怪不得你心心念念要煮这东西吃,是怪好吃的,就是也忒费料了。”

苏韵噗嗤笑了“光调料就有八角、桂皮、茴香、花椒等十三种,更不用说几大把茶叶撒下去、两勺酱油、两勺糖,这么多东西堆出来的,味道能不好吗”

白素芬一时没忍住,又吃了一个,边吃还边道“叫你哥也来吃。”

苏韵笑道“人家在厨房守着锅灶,我出来之前他一个人就吃了三个。我都担心他晚上闹肚子。”

白素芬咂舌“不过,这也太费料了,过年偶尔吃一回也就算了。”

苏韵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妈,你说这茶叶蛋在城里头卖,两分钱一个,有人买吗”

“不像咱这儿不少人是要下地的,城里人都是在单位上班。有时候来不及都是在路上买个包子馒头啃,或者在路边喝碗稀饭。”

“你说,要是咱摆个摊卖茶叶蛋会有人买吗当然,不单是卖茶叶蛋,那些烧麦包子混沌一类的也可以做。”

见女儿说得认真,白素芬也思考起来。

“虽然很多单位都有食堂但有些食堂饭菜不好吃,总有人愿意在外面买有些人懒,早上起不来要是喝粥的话,这茶叶蛋比白水蛋有滋有味不少”

她念叨了半天道“我在市里这么久,也看见过不少摆摊子的。可个体户要办哪些手续,咱们符合政策吗”

苏韵早有准备,拿出自己的剪贴本给白素芬和唐建国看。

“早在恢复高考那年,全国就已经有了第一批个体户。”

“大前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商品经济这个词,去年刚通过的民法规定,公民经依法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是个体工商户。”

“也就是说,咱普通老百姓只要去工商局办理登记,经过批准,开个小店,摆个小摊小贩的,完全没问题。”

“至于去工商局,要办哪些手续,需要什么证明,我这儿记得一清二楚。”

白素芬看着剪贴本上那一行行大字、条理清晰、去哪个部门带什么材料一目了然,惊喜道“好丫头,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锦江日报的一个记者回复我的呀,我

给他写了信。”

苏韵把自己是如何受到报纸上残疾女工再就业的启发,又是如何想办法给记者写信,如何查找资料,到处问人的过程事无巨细说了一遍,听得唐建国夫妻目瞪口呆。

半晌,白素芬才喃喃道“你说,这孩子是随了谁,这脑袋瓜子,比我和你爹加起来还要灵光。”

苏韵翘了翘尾巴“我这是基因突变。”

唐建国没听明白,“鸡阴这又是啥词”

苏韵抹了抹不存在的汗,解释道

“这其实就是高中生物课本的一个知识。就像咱家,咱爷是双眼皮儿,爸你也是,我也是,这是遗传的,说明咱家就有这双眼皮儿的基因。”

白素芬狠拍了自家男人一下,“我们在这说事,你管啥新词不新词的,你难道还要考大学,学了也用不上”

她在心里盘算了半天,叹气道“机会是好机会。咱在乡下,米面鸡蛋这些,都要不了几个钱,手艺也还行。”

“可关键是没人啊,我跟你爸都要上班,你们兄妹俩要上学。让谁去摆摊子呢”

早点生意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可她们家现在也确实抽不出人;可若是就这么放弃,眼睁睁看着挣钱的机会从手里溜掉,怎么想怎么心痛。

这个问题,其实苏韵早就考虑过,此时已有腹稿在胸。

“妈,我不是有个四姨么,在青山乡的生产队里。有一回过年咱们回外婆家,她还煮面条给我吃的。我记得你说过,四姨是你们几个姊妹中人最老实的,做事也麻利、话不多,就是四姨夫那几年跌断了腿,几个姨里面就属她家条件差些。”

白素芬顺着她的话一想,越想越觉得可行。

如果要找人,找谁都不如找自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