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准备动手!(1 / 2)

加入书签

“教主,刘虞要来幽州了,汉庭分置三州州牧,咱幽州正是其中之一,这番动作针对的显然就是咱们。”

    渔阳官署,许辰正在书写着东西,听闻田石头汇报近来一些重要情报。

    听到刘虞两个字的时候,他的手就顿住了。

    田石头作为亲兵队长,时刻与许辰相随,如今二人自是熟悉和默契,一看这个情况就明白过来,教主对这个刘虞很关注。

    “据我们情报所设立的人物档案,这个刘虞是个很特殊的人物,其人乃汉室宗亲,曾任幽州刺史,也曾于外地多有履历,所任地方皆是大治。

    此人颇具仁义、重视民生,也擅于交往,不论是在百姓还是士族的声望都十分正面,便是乌桓鲜卑这些胡人,也多与他建有良好关系。

    虽然他担任幽州刺史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但我渔阳右北平的百姓,也还都记得他的名字,颇为感念此人。”

    听完田石头的汇报,许辰的眉头不自觉就皱了起来。

    看来自己虽然宰了张纯丘力居,但是历史依然按照自己的惯性开始发展,最终刘虞这家伙还是来了幽州,只是这对自己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原本刘虞上任,是要平息张纯乌桓叛乱之事才对,如今虽然没了张纯乌桓,但自己这个黄巾只怕更让朝廷觉得担忧,这该来的也还是来了。

    相比于公孙瓒,许辰更觉得刘虞此人更令自己头疼。

    刘虞是个什么人,广有仁义名声,又擅于交际的汉室宗亲与当世名士,相比较之下公孙瓒只不过是个比较能打的莽夫而已。

    然而莽夫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刘虞这种声望巨大又能团结力量的存在。

    他只需要略微动嘴,就可以让丘力居苏仆延等人直接归顺,让张纯张举狼狈逃亡塞外,结束幽州多年的动荡。

    “往后,我黄巾恐怕再难复这两年的安定了。”

    许辰神色有些凝重,他可以想象得到,刘虞来了之后黄巾被针对孤立的局面,那时候就不再是日常和乌桓公孙瓒过家家的小场面了。

    很多事情是公孙瓒做不到的,但刘虞却可以做到,而这必定会让黄巾的压力陡增。

    田石头虽然也觉得刘虞是个厉害的人物,但却没法意识到这种刘虞强大声望和号召力的恐怖。

    “我教潜心发展两年,治下百姓安定生产,不仅百姓家家存有余粮,便是官署府库积累的钱粮亦是无数,年产钢铁四五十万斤,已经配备有万套兵甲。

    便是辽西经过两年的治理,如今也完全安定下来,今有骑兵五千余数,便是与苏仆延步乌桓突骑正面交锋也不落下风。

    不论民生还是军事,我教都已经步入正轨,难道他一个刘虞就能抹平咱们这么多东西?”

    许辰看过去,田石头一脸不服气的模样,这让他有些好笑。

    不过也正如田石头所言,如今的黄巾的确不可同日而语了,不仅手里有钱,军事能力也在快速膨胀。

    两年来与苏仆延和公孙瓒大大小小打了许多战役,都没怎么吃过亏,至少黄巾现有的三郡地方,基本都维持着安定。

    把战争和祸乱隔绝在外部,百姓才能安心生产,黄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税入,钢铁才能不断生产。

    得益于冶炼技术的革新,黄巾不必再如时代一样铸造低劣的生熟铁,也不必反复折迭锻打半天才能得到一块十来斤重的百炼钢。

    炉温的提高和灌钢法,让黄巾的钢铁产量超越了时代数个量级,可以源源不断获取相对高品质的钢铁,产量高了那么铁制品成本对黄巾来说就不是那么不能接受了。

    这帮助黄巾完成了装备的积累,也实现了治下各类农具的更新。

    技术革新不必推动到现代那种地步,只要领先当前时代一定程度,都可以带来巨大的效应,而冶炼技术作为关键更是如此。

    如今黄巾治下已经开始大面积普及铁质农具,还有统一规划的耕牛犁具辅助生产,农民耕耘田地效率更高,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精耕细作,产量肉眼可见的开始变高起来。

    军事强大治下稳定,农业条件也愈发优异起来,黄巾这两年也就自然的开始不断向外吸收百姓,再加上有五行山的黄巾陆续迁入,黄巾的人口也渐渐充实。

    如今的黄巾实力确实已经开始急剧膨胀,这并不能说田石头目中无人,基本上每一个黄巾都有这种感受。

    “以咱们现在的实力,自然谈不上惧怕,但刘虞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麻烦却也是可以预见的,总之此人来了幽州之后,你要盯住此人,本座再与他斗法便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