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走左边(1 / 2)

加入书签

进入到这个小部落之中,沮授立马感受到一种平静祥和的气氛,牧民百姓多是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彼此之间都有说有笑。

    部落旁边竟也有一些工坊,男女多半都在合作制作皮革奶酪,半大的孩子则是去远方放牧,也有一些青壮会穿上皮甲拿上武器,与其他一些部落的青壮组成联防小队,一来可以防备野兽,二来可以防备塞外鲜卑的侵扰。

    “先生看到的这些奶酪最终都要用来当做军粮供给军队,还是咱陆平营长尝过奶酪之后,发觉此物易于携带保存且十分顶吃,最后才决定在军中尝试推广,最后效果也的确很好。”

    来到辽西,黄巾的大军也就就地修整一番,沮授趁着有空,就让乌力带着自己在部落逛了起来。

    多年都在基层劳动改造,沮授能获知的信息并不算多,对于黄巾在辽西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如今自然要好好了解,不然以后主公问起相关的情况,自己一问三不知那可尴尬。

    教主秘书这样重要的职位,业务水平如果不行的话,那肯定干不长久。

    一边听着,乌力就笑呵呵往沮授塞了一块,沮授一看此物,果然如乌力所说的那般特点,也觉得这是极佳的军粮。

    只是看起来产量不太够,在如长途奔袭这样的作战场景下或许可以有很大用处。

    至于正在制作的皮革,那不需要乌力说,沮授也知道同样是供给军队的产物。

    不过这都不是乌桓部落特殊的东西,真正重要的反而是牧民所豢养的白羊。

    羊的主要两种品类,一为山羊,一为绵羊,而秦汉时这白羊则指绵羊,夏羊则指山羊,塞外则正是白羊的主要分布区域。

    “先生别看这白羊无甚出奇的,但他们这羊毛却也能卖出价钱来,如今也算是咱们牧民百姓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集市之上每隔数月,都会有渔阳商人前来收购,据说是要用这些羊毛做毛衣毛毯来着,咱们现在的羊毛甚至都不够去供应他们的。”

    乌力指着那肥硕的绵羊,向沮授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语气十分的兴奋。

    因为不论羊毛奶酪还是皮革牛羊肉这些东西,对牧民们来说都意味着财富,他们的产出可以在集市换取法钱,然后用钱购买各种需求的物品。

    而经过黄巾的改造之后,如今的乌桓部落里再也没有奴隶,人人都有自己的牛羊财产,可以有体面的生活。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最普通的牧民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财富,这自然值得高兴。

    而乌力所说的东西,陡然让沮授想起来一事。

    这两年渔阳的衣服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多半都是以羊毛纺织而成,这种毛衣使用感受自然不如绸布舒适,但要比麻布衣服好得多,而且在冬日寒冷时候,也有极好的保暖性。

    此事沮授早在劳改时就注意到了,还专门打听过。

    正好自己茅庐周边就有乡村,其间有村妇便是在黄巾的纺织工场里工作,据说是工事院有个叫做胡萄的大匠,研制出一种飞梭的新式纺纱机,让原本的纺纱效率提升了几十倍。

    自此之后毛纺织物的产量才会暴增,百姓才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穿到更加舒适的衣服。

    沮授一联想到此事,也就醒悟过来,必定是毛纺织产业的发展刺激了对羊毛的需求,这才让原本不被重视的羊毛产生了价值。

    这还是沮授现在想通的事情,他不知道的是,工事院已经开始钻研棉花的种植,随着时间的发展,往后棉花的种植也会得到推广,新的产业原材料又能让纺织产业进一步发展。

    但仅仅只是一项技术的改进,就极大的促进了百姓的生活生产,这也足够让沮授感悟良多。

    以往不是没有技术进步,但那只是一代代人缓慢积累的过程,似乎从没有人把这当做一种事业主动去推进,也只有主公这么做了,而且成效卓越。

    听说研制这项技术的那个胡萄,现在已经晋升了匠人的品级,主公也亲自接见表彰了他。

    这种事情在以前断然不可想象,技术从来不被重视,匠人的地位更是低下,别说改进纺纱机了,就算是再厉害的东西,都不可能有帝王接见表彰。

    只有亲眼见证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才能真切意识到当中价值。

    现在沮授觉得那匠人的奖励绝对是应得的,这项技术产生的经济价值,沮授只要稍微想象,都知道不可估量。

    主公果然是真正的天命之子,纵然会做一些不同寻常不被理解的事情,最终也能证明结果是对的。

    不过相比于这些事情,主公真正强大的地方还是他的道路和思想,正是因为他帮助广大的乌桓奴隶翻身,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异族的治理。

    说异族好像有点不太合适,毕竟黄巾现在坚持的是大华夏的叙事,而乌桓正在华夏其中。

    这带着自己介绍部落的家伙,以前正是乌桓部落的一名奴隶,以往只能被当做牛马的奴隶,如今也能翻身做主,甚至担任军职,这如何能不让他对黄巾对主公感恩戴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