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社团活动月,启启动!(2 / 2)

加入书签

    看着朱青伦涨成猪肝色的脸,李颜打死都不能给这群人知道自己写时评。

    好在暂时两位好兄弟没有cue自己转移火力,姑且安然躲在角落岁月静好吧。

    第二天的语文课,郭启文把他们仨都点了一遍。

    当郭老师举起《临江文艺周刊》,开始跟大家介绍这份刊物的分量时,李颜已经开始抖腿了。

    班主任也是深谙装逼之道的同道中人呐。

    什么“含金量”、“最权威”、“第一省级文艺刊物”、“试金石”,听得李颜毛孔都舒畅了。

    “最新这期,有一篇散文,名为《凛城烟火》,文风怡人,以小见大,只写人与事,却引发许多对‘家乡’这个命题的思辩,仅仅两千字,干练、余味悠长……”

    “难得见老郭这么夸人,”白晓生点了一下李颜背,凑近了小声说道,“凛城诶,写的还是伱家那边。”

    “文章是我们班李颜同学写的,这里有几本,大家可以传阅一下,好好欣赏。”

    全班哗然。

    李颜分明看到前桌整个人僵住了,跟被定了身一样。

    白晓生直接目瞪口呆,李颜也后仰身子靠近他,说道:

    “嗯,我当然写我自己家。”

    403兄弟团们的表情也很精彩,不过李若飞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甚至看上去还有点……欣慰?

    “李若飞同学也在《临江文学周刊》的子刊《临江文艺》上边,发表了一篇散文,文字功底了得,也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好学习。”

    李颜看向李若飞,点了个赞,李若飞笑着连连摆手表示自愧不如。

    “还有《荣西晚报》,朱青伦同学刊登了一篇《东风路口隐患何时休?》的文章,从身边的民生小事出发,以群众身边最关心的事情作为切入点,但不停留于此,而是借由‘人人知而不治’扩散到城市治理需要所有人参与的主题,不管是行文力度、切入角度还是思辩维度,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范本。”

    还有高手?有几个文艺少女表情都绷不住了,刚好李颜他们仨都坐在教室的东北角,一个个频繁扭头看过来。

    搞得白晓生非常难受,要是才女林筝墨也有文章发表,他可就莫名其妙被四大天王逼在角落了。

    “筝墨,你也可以尝试投一下,你有这个能力的。”郭启文笑着提了一嘴。

    林筝墨只是点点头。

    小插曲就此结束,大家保持着对讲台上十几份报刊杂志的浓烈兴趣,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

    要说这郭启文也是有意思,李颜的是好好欣赏,若飞跟青伦的是好好学习。

    可太会夸了,李某人对此表示无比受用。

    这么几本杂志,从早上一路传到晚自习,还是被翻来覆去地看,不过不知为何,大家会找李若飞跟朱青伦交流,到李颜这就是扭扭捏捏的一声“太厉害了”。

    林筝墨更是夸都没夸,问了句奇怪的“你应该不看自己文吧?”

    得到李颜肯定答复后,直接绕过作者本尊丢给了白晓生。

    李某人有牛逼到已经让这群天才们望而却步的程度了吗?

    大的还没来呢,大家给点力,这样他扮不了猪,难受啊。

    当晚,李若飞跟朱青伦就联合向李颜透露了一个让他头皮发麻的消息:

    “两大文学社周五中午要举办文学鉴赏大会,到时候会请几位语文老师对一些佳作进行赏析评价,开场大菜就是你的《凛城烟火》。”

    李颜心里一咯噔。

    “而且还邀请了我俩,对这篇文章进行评价。”

    李颜浑身僵硬。

    “主要是……”李若飞跟朱青伦面面相觑,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两位社长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你按在特邀嘉宾席。”

    李颜晕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