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刘据的完整童年?(1 / 2)

加入书签

牛掰!

    “穿越福报”漏洞太牛掰了!

    虽然刘据早就自认为稳操胜券,但当他听到刘彻忽然下达这道诏命的时候,内心依旧雀跃不已,甚至还有一种东成西就的惊喜感觉。

    他此前要将这干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弃市,并非只是吓唬他们而已。

    因为在刘据心中,这些人非但和后世网络上的一类不知事情真相就人云亦云的键盘侠没有什么区别。

    并且危害还要更大!

    毕竟键盘侠掌握不了主流舆论,和这些太学儒生与贤良文学的影响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可就算是这样,后世亦有不少无辜者深受其害。

    正如益州被大妈夺方向盘导致公交车落水的司机和一位路过的私家车司机,在没有真相大白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因此受到了巨大影响。

    又如孩子在学校被车撞死,却在承受丧子之痛时被这类键盘侠质疑妆容与穿着,最终精神崩溃从楼上跳下的那位年轻母亲。

    造成了如此悲剧的后果。

    这类键盘侠却没有一人因此付出任何代价,甚至没有一句道歉。

    他们依旧活的潇潇洒洒,心安理得,等下一位能够让他们体现道德优越感的无辜受害者出现时,他们还会立刻不分青红皂白的去指责,去批判,去伤害旁人……

    这样就公平了么?

    那么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他们的公平呢?

    这些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亦是如此,并且有过之无不及。

    抛开毁堤淹田这件刘据故意为之的事情不谈,买凶杀人和鲁国史家的事总是可以查证的,可是他们同样并未经过查证,便立刻对刘据发起了弹劾定罪,甚至比谋划此事的人更加卖力。

    如果这个遭遇此事的人不是刘据,而刘据也不是挂逼的话。

    恐怕也难逃此劫……

    最重要的是,汉朝因为律法远不够健全,很多时候还在采用“春秋决狱”的方式断案。

    而“春秋决狱”的最终解释权,就在这些太学儒生与贤良文学手中。

    他们对待刘据这个太子都尚且如此。

    那么对待那些普通百姓的时候,又怎能做到不偏听不偏信?

    刘据都不敢比想象,由这样的人来解释决狱,断人生死,究竟会有多少人在未经查证的情况下无辜枉死。

    因此刘据才要拿他们开刀!

    他要借此给天下儒生和贤良文学一个警示,让他们知道不经调查偏听偏信,人云亦云跟着带节奏,也必须付出代价。

    此举就为了三件事:

    公平!

    公平!

    还是他妈的公平!

    可惜刘彻出于自己的考量,并不希望他这么做。

    甚至苏文为了顺应刘彻的意思,竟然不惜冒险矫制,将他骗到了刘彻面前,而后快速给了这些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一个不痛不痒的惩罚。

    刘据自然看得出来。

    不论是刘彻,还是苏文,这回都没有恶意。

    但刘据自有自己的依仗,比刘彻更加靠谱的依仗,他压根不需要这些人的支持,也不必遵循政治就是妥协的原则!

    只是如果没有刘彻的支持,这件事就很难办成,他毕竟只是一个辅政太子。

    但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句“请父皇废了儿臣”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挂逼办事,就是这么的枯燥乏味且轻松。

    只是……

    这句“请父皇废了儿臣”当下只解决了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的事情,尚未解决这门婚事的问题。

    刘据心中暗自思忖。

    如果刘彻接下来依旧坚持,他是不是就得继续忤逆下去,还得变本加厉,如此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

    一片鬼哭狼嚎之中。

    这些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很快就被期门武士押了下去,宣室正殿很快恢复了平日的平静。

    “苏文、赵周、石庆。”

    刘彻依旧死死的瞪着刘据,却大声叫了外面三人的名字。

    “奴婢(微臣)在。”

    三人也依旧不敢轻易进来,连忙隔着屏障躬身应答。

    “你三人也去廷尉协助处置此事!”

    刘彻的声音依旧低沉冰冷。

    三人怎会听不出刘彻这是让他们回避的意思,于是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一齐躬下身子唱了一声诺。

    苏文甚至还极为懂事的招呼着殿内其余的期门武士一同退下。

    待正殿中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刘彻的胸腔起伏立刻又剧烈起来,呼吸也比之前更加沉重。

    与此同时,刘据更是隐约听到了一些磨牙的声音,只是刘彻闭着嘴巴,声音没有那么明显,只能看到刘彻的面部肌肉在微微抽动……

    这……刘彻不会动手打我吧?

    虽然他仗着“穿越福报”漏洞,坚信自己越是忤逆反倒越发不会被废太子,但是这玩意儿却不能保证刘彻会不会在盛怒之下抽出七匹狼,送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尤其是在这种四下无人的情况下。

    终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