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一起成长(1 / 2)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如果光说挣钱的话,肯定是做生意要比建厂要好做。

八十年代私人建厂,说实话,活到后世的没几个。

别的不说,就说雇工人数上,七个是硬标准。

这也是娄小娥为什么要跟何雨柱合伙,要在南方那边建一厂的由来。

这玩意现在只能擦边球。

咱们现在是吸引外资,所以对娄小娥这些人,条件就放得宽松了些。

如果这个时候是何雨柱自己的个人厂子,说不准现在已经进去了。

就算现在挂着中美港合营,给何雨柱盖章的那些领导也是提心吊胆的。

只能说是试验,至于能走到哪步,这个时候谁都不清楚。

所以何雨柱建厂开业的时候,除了大领导以私人身份过来了一趟,其他领导一个都没过来。

而厂里到现在,正式工人恰恰好就是七个。

对的,其他上百号人都是临时工,包括许大茂。

七个正式工人,蓝厂长,小陈,外加五个搞卫生的关系户,月工资22.5,外加各种保险。

其他人什么都没有。

这要早个几年,或者晚个几年,估计没人肯进来。

但这几年,要是没工作,就只能在外面当盲流。

大家都是骑驴找马,先让自己找个工作动起来,然后再看其他有没有合适的。

而且何雨柱搞出了个骚操作,直接拿着娄小娥港岛那边的营业执照,跟那些工人签了雇佣合同。

说白了,就是没啥法律效力,但工人们不懂或者是没办法,何雨柱认这个合同,就是如此而已。

这是有娄小娥跟大领导在何雨柱身后撑着,不然何雨柱也早就拜拜了。

而现在做生意就不同了。

不说那几个大佬,拿日用品换飞机的那种。

人家身后肯定也有人,如果没有,现在也是混不下去的。

但做生意好的一点在于,场地可以不固定,人员可以不固定,生意快进快出,也可以不固定。

从哪个单位混一张介绍信,就可以天南地北的到处乱跑。

惟一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现在何雨柱跟别人做生意,可以用汇票。

而那些生意人,只能把钱到处塞,半路上风险相当大。

所以这个年头,看着别人胯间鼓鼓囊囊,眼神四处乱瞄的,手放在怀里的。别怀疑,那不是小偷,就是做生意的。

怀里放着的说不定就是军刺,而且身上穿的也说不定各种拉跨。

你要凑上前去打招呼,说不定就被那些神经紧张者给捅了。

这个时候四九城的秀水街那些大佬,都是如此过来的。

反正就是常年刀子不离身那种。

真正就是在死亡边线挣扎的主。

这个上面,有上面预估错误的问题。

也就是上面是想着发展个体经济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者。

就差规定一个经济规模了,但实际上,只要思想一放开,民间各种大神就是各种骚操作。

各种能钻的空子,都是各种反复钻。

有些人一年的营业额,就比轧钢厂还多。

关键人家是一个人,而轧钢厂是上万人。

当然这种人,现在是在南方比较多。

四九城这边,还得要到近九十年代,等到那个大国解体前几年,才是各种大佬轮番上阵。

现在的四九城,还是沉闷的。

就连港岛过来的几个技术指导,也是各种不习惯。

但何雨柱给钱啊!

没有什么事是钱解决不了的。

何雨柱的厂子取名五福电器,一个很俗气的名字。

广告词也就是~四季发财,五福临门。

这玩意尴尬的何雨柱想在地上抠出三室两厅。

但这个年头,口袋乍富的国民们就喜欢这种俗里俗气的名字,寓意好嘛。

咱们国人从来没祈求过钱财,跟冥冥中主宰跪求的都是各种福气稍微多一点。

那种求着发大财的,真正太俗气了。

······

一场酒宴,何雨柱喝的醉眼醺醺,他搂着一个微胖的中山装说道:“王主任,我这个事就拜托您了。”

中山装却是神色清明,脸上一副为难模样,对着何雨柱说道:“何同志,我们回去研究研究。只是你们这个产品,还是定价过高啊。

这让咱们商场根本就没什么利润了。

这我没办法跟上面交代啊。”

·······

何雨柱又跟着王主任求了几句,却始终没有得到肯定答案,只能无奈送别。

何雨柱的定价已经是一百三到一百五了,就这样,这个某某商场的采购主任还是觉得不满意。

里面有什么猫腻,一眼可知。

这个时候,何雨柱要是定价两百,然后实收一百五,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也是这个年头,那些电器为何那么贵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个就是太贪婪了。

一般搞点烟酒钱是正常的,搞点吃吃喝喝也是正常。但像王主任这样的,只能说奇葩。

这个肯定不是南锣鼓巷的王主任,而是四九城一家商场的采购主任。

何雨柱没走关系,直接找上了门,就得到如此待遇。

这个时候,趴在桌子上的许大茂也坐了起来,熟练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块毛巾,一拧,一股酒水就流向了地面,这玩意把何雨柱整的一愣一愣的。

刚才许大茂可是一大三小打了两个通关的。

结果就是袖里乾坤?

怪不得何雨柱觉得许大茂今天酒量大了呢。

这个时候,何雨柱自然也是神色清明,毫无刚才那种醉醺醺的模样。

刚才王主任那边来了四个,何雨柱只请了王主任,但王主任却是带了三个人过来,据说是他们采购部的同事。

其实刚才何雨柱看到一下子来四个,就知道今天肯定是谈不成了。

真要想谈要好处,王主任那边也不会带着手下过来。

估计就是把何雨柱当傻小子,溜着玩呢。

许大茂笑道:“那老小子,看样子就没心思让咱们家产品进去啊。柱子哥,你闹这么一出干嘛?咱们又不是没关系。”

何雨柱抿着小酒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水有多深?

咱们是可以找关系进去,但人家愿不愿意推销咱们的牌子,那就是人家的事情了。

真要问咱们进个几万几十万的货,然后放在仓库里吃灰,咱们怎么办?”

许大茂是真急,他这段时间在何雨柱的家电厂,才找到一点当初当轧钢厂副主任的感觉。

找了七八家脑子活泛一点的公社厂子,把订单一分下去,人家都是把他当财神爷,天天各种各样供着他。

如果何雨柱的厂子销路打不开,那他不是要被打回原形?

到了许大茂这个年纪,家庭和睦,什么钱不钱的他是不太在乎的。

他缺的就是各种认同感。

许大茂问道:“那咱们怎么办?”

“凉拌,急啥?好饭不怕晚。明天陪我去秀水街看看。”何雨柱笑道。

“秀水街?那就是一帮胡同串子,原来鸽子市里摆地摊的主,十块二十的生意还能指望他们。咱们这种生意,指望他们,卖到猴年马月去?”许大茂诧异的问道。

这就是这个年头对生意人的看法,哪怕许大茂前面干的是倒票生意,但隔行如隔山,他还真看不上那些做些纽扣袜子生意的小商小贩。

说到中国的商贸城【街】经济,经历的阶段都是差不多。

就像秀水街这块,一开始就是靠着老外住的地方,从乡下回来的小年轻们没工作,零零碎碎的摆了几个地摊。

真正发家做起来,还是九十年代后,靠着出口转内销一炮打响。

这个时候,还真没几家店开在那。

也难怪许大茂看不上了。

而且摊贩经济,都经过一段混乱的发展历史。各种混子横行,假货泛滥,坑蒙拐骗偷肯定都经历过。

然后才会大浪淘沙,有些是凤凰涅槃重生,有些就是消失于人海。

而这个时候的秀水街,还是摆地摊打游击的天下,根本就没有几家正儿八经的店铺。

何雨柱只是笑眯眯的,并不在乎许大茂的嫌弃。

何雨柱有这个想法,也不是想一出是一出。

而是他经过这段时间的跑商场,发现了一个事情。

这个时候所有产品的销售定价,都是政府定价。

也就是哪怕何雨柱的电饭锅供货价十块一个,商场也是会卖两百多。

卖低了就是破坏市场。

这就破坏了何雨柱想把价格打下来的想法。

想要改变这一切,还要等到民营经济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能跟集体经济打打擂台,那个时候才可以。

既然不能凭价格打市场,何雨柱索性也就不急了。

这几天也算见识过各个商场采购的猫腻了。

有直接问何雨柱要好处的,有不搭理的。总归何雨柱没有打出大领导招牌,见识的就是各种妖魔鬼怪。

都是如此,何雨柱干脆也就不指望这些人了。

何雨柱知道自己的厂子性质,他虽然能靠着大领导招牌,或者别人的招牌,强硬的挤进去。

但那些招牌不能护他一辈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那些人给压款什么的给拖垮了。

为什么说职场之上是修行场,因为一念为佛,一念为魔说的都是这个地方。

像刚才那个王主任,工资还不到许大茂的一半。

但人家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厂子生。

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厂子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