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造化弄人(2 / 2)

加入书签

石秀哼了一声,伸掌在头陀胸间一拍,封了他的穴道,那头陀立即萎靡在地。

石秀则拾起木鱼,走到杨家后门边上,咯咯敲响木鱼,不一刻,杨家后门已开,一人闪将出来,又回身将木门轻轻关上。

石秀大步上前一手叉住那人后颈提了起来,随手打掉那人头上方巾,露出一个光头,正是那海清和尚。

石秀将那海清和尚转过面来,海清和尚一见竟是石秀,却仍是强自镇定,说道:“石秀,你为何抓我?”

石秀怒声道:“和尚,你露了相了。”

海清和尚此时反倒镇静下来,双眼紧闭,给石秀来个不理不睬。

石秀心中冷笑,将海清和尚一抛,扔在那头陀边上,那头陀嘶声说道:“是他,都是他逼小僧干的,实在是与小僧无关啊。”

海清和尚见那头陀在此,便知事情彻底败露,已是无从抵赖,便叹了口气,盘膝坐下,说道:“都是我勾引的云妹,所有罪责全在小僧一人身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莫要难为云妹。”

石秀冷笑一声,问道:“你为何要勾引杨家娘子?”

海清和尚沉默了半晌,才道:“石秀兄弟,你可愿听我讲述其中的缘由吗?”

“讲。”石秀沉声说道。

海清和尚慢慢开口说道:“我与云妹本不是蓟州人,我们原是扬州人,都是普通人家的儿女,我们两家在扬州比邻而居,云妹家开着一间肉铺,我家则以贩卖丝绸为生。

我与云妹自幼在一起长大,我比云妹长着两岁,可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也早有婚约,只待我俩长大成人之后便即成婚。

等我长到十八岁时,我与云妹更是两情相悦,真心相许,只等完婚。

谁知造化弄人,就在那一年,我与父亲去川中进货,不想在大江里遇到风浪翻了船,父亲葬身江底,我虽然侥幸逃得性命,但却已是身无分文,我只好一路乞讨,直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得以返回扬州。

哪知等我回来,却发现我们原来的住处竟然全都变了模样,整条街都被拆了,说是要建什么皇家省亲别院。

而潘家也没了踪影,我四处寻找打听,却是半点信息也无,我心灰意懒,觉得生无可恋,便出家做了和尚。”

海清和尚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也许是我尚未死心,作了和尚后,却未长住寺中,而是作了行脚僧人,到四处游方,可能在我心中仍存了一丝希望,希望在冥冥之中会有神灵保佑,能让我与云妹再见上一面。

后来我便到了这报恩寺中挂单,经过了这些年,我心中本已不报幻念,便想留在这报恩寺中,长伴青灯古佛到老。

不想就在一个月前,云妹到寺中上香还愿,我在佛堂之前,一眼便将云妹认出,我当时心中如遭雷击,只觉天旋地转,心头狂跳。

我强忍心中激动,等云妹上完香,我便尾随到寺外与云妹相认,云妹见竟是我,立时掩面痛哭,也与我讲了当年如何离开扬州之事。

原来那年我去川中进货刚走不久,官府便来传令,说是当今的一位皇妃是扬州人,今年要回乡省亲,扬州官府为了接待这位皇妃,便要建一座省亲别院,却相中了我们所住的那条街。

一旨官令下来,也不问其他,就将整条街的百姓全都赶了出来,但却只给街上百姓赔偿了极少的钱财,街上都是穷苦百姓,如何敢与官府争执,不得以只好忍气吞声自寻去处。

潘家也是一样,在扬州又没有其他亲戚,只得外迁,后来便到蓟州投亲,谁知投亲不成,盘缠却已用尽,全家流落在蓟州街头,潘母更是穷病故去,为生计所迫,潘父无奈之下只得将云妹嫁于了城中两院押狱杨雄。

云妹嫁于杨雄之后,这杨雄为人倒也甚好,对云妹从无半点怠慢,对潘父更是孝敬有加,潘家父女二人自此也算衣食无忧。

不过杨雄虽好,却终究不是云妹心属之人,云妹出嫁这数年,实无一日真正快乐过,而我与云妹相见后,禁不住相思之苦,一时情动,便做下了苟且之事,但我与云妹并不后悔,只是觉得对不住杨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