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师梁山(2 / 2)

加入书签

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相视而笑,晁盖便道:“一切尽在二位军师的意料之中啊。”

吴用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刘唐领命而去,绿林大队人马则继续赶路。

前面绿林盟不疾不徐地向着梁山赶路,后面韩涛却已率领轻骑遁着踪迹一路追了下去。

等行到一片密林之时,已是黄昏时分,韩涛见树林茂密,官路曲折,便命全军缓行,一边派人查探,一边继续行军,只是几拨人马入林查探多时,也并未发现不妥之处。

等到韩涛全军进入林中,却忽地一声响箭在空中炸开,官道两端更是腾起火来,两千轻骑立时被堵在了密林之中,一众官军见林中火起,顿时慌乱起来,而密林之内,已是箭矢如雨,无数利箭从四面八方射来。

韩涛麾下轻骑纷纷中箭落马,韩涛也算久经战阵,见机甚快,见前面火势太大,便立即拨转马头向来路冲去,奋起勇力用枣木槊挑开堆积的柴火,率领大队冲出了密林,但也折了二三百人在林中。

刘唐见韩涛已经逃出林去,却也不再追击,而是当即率众出林,人人乘马疾行,不多时已是赶上晁盖等人。

晁盖得了刘唐的战报,也是点头道:“看来这韩涛还算有些本事。”

公孙胜便道:“呼延灼、韩涛、彭玘三人皆是将门之后,素来带兵有方,都是大宋军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此次前来的这两万官军之中,除了韩涛的二千轻骑外,彭玘麾下的五千陌刀兵,据说也是战力极其强悍,非是寻常官军可比。

而最厉害的还要属呼延灼麾下的三千铁甲连环马军,据贫道所知,这铁甲连环马军人马皆披重甲铁铠,箭矢刀枪概不能伤,在对阵之时以三十匹马为一队,马与马之间以铁链相连,用以冲锋陷阵,可谓无往不利。

昔年其呼延家祖上,我大宋开国名将铁鞭靠山王呼延赞,就曾以此铁甲连环马对阵大辽的精锐骑兵‘铁拐子’,而铁甲连环马在两军阵上纵横驰骋,杀得辽国精骑大败亏输,让大辽见识到我大宋也有精骑悍将,当真是勇猛之极。”

吴用也道:“一清道长说得极是,此次来的官军确实非同一般,但依小生说却也不用怕他,事先我就早已将何涛所带官军的战力几何打探得清楚。

现今何涛统率的军马共有两万余人,除呼、韩、彭三人所带的一万兵马尚算精锐外,其余一万多人马皆是从各州府临时拼凑过来的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而且他们的骑兵只有五千,其余皆是步兵,在这五千骑兵之中,呼延灼的三千铁甲连环马是重装骑兵,速度不快,而我们这五千人都是轻骑快马,论速度能追上我们的就只有韩涛的两千轻骑。

这一次韩涛中了埋伏,损失颇重,想必已是心中有数,以后定是再不敢轻敌冒进,现在何涛手下能打的追不上我们,能追上我们的又不敢追,所以就只能一路在后尾随。

如此我们便可牵着何涛的鼻子,一路将他引到梁山,等到了梁山与王伦的人马汇合,再凭借梁山地势,定能杀他个有来无回。”

晁盖点头道:“军师妙算,此次定要将这些官军杀他个全军覆没,让朝廷再不敢轻易来扰,我等也好借机养精蓄锐,积聚实力以图日后。”

吴用、公孙胜都点头称是,大队人马也继续向着梁山进发,走了一会儿,晁盖便又问道:“派去梁山送信的兄弟可有消息回转?”

公孙胜摇头道:“尚未有消息传回。”

晁盖却并不在意,也不说话,只将手一挥,绿林人马自是会意,五千轻骑立即快马加鞭继续赶路。

晁盖率领绿林人马且行且走,在路上与何涛的人马又接战了几次,不过皆被吴用、公孙胜用计杀败,也是不费吹灰之力。

官军连遭败绩,损失颇大,呼延灼、韩涛、彭玘便向何涛建议,三人所带军马皆是官军精锐,是此次剿灭绿林盗匪的主力,如此于路中消耗,士兵疲惫,战马无力,必会大损战力,一旦与贼决战,恐要耽误剿贼大计。

何涛觉得有理,便命各州府厢军为前驱,一路疾行,紧跟晁盖人马,却命呼延灼、韩涛、彭玘为后合,保存实力,只待寻机与晁盖决战。

晁盖人马日渐接近梁山,忽有探马来报,已得到梁山回信。

但公孙胜看了一眼信报,却是眉头一挑,吴用接过信报,只见信报上说梁山史进、朱武以王伦不在山上,其余头领不敢擅自做主为由,拒绝绿林人马上山,只请绿林人马于他处驻扎,只待王伦回山,得了军令就立请晁天王上山。

王伦听公孙胜讲到此处,立时面色一沉,向杜迁说道:“我临走之时,不是已经交代过你们,但有晁天王所属绿林人马到来,必要立时恭请上山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