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八门大阵(2 / 2)

加入书签

赵云与杨雄所率的龙骧团俱是骑兵,所乘又皆是千里挑一的快马良驹,速度极快,转瞬之间便已从正西景门冲出,高廉所派官军在后急追,而赵云率军在阵外转了圈子,却又撞破东南角生门重新杀入,此时高廉所布的大阵已被扯得粉碎,阵势大乱。

赵云再次突入大阵,便直接杀向高廉所在的中军后侧,高廉正指挥官军抵死对抗石秀的虎贲团,不料赵云从身后杀来,中军瞬间便被击溃。

赵云透阵直入,已是杀到高廉身前,手中虎胆金风槊一抖,直刺到高廉面前,高廉吓得颤声说道:“两军约定比阵,你不能杀我。”

赵云歪嘴一笑,长槊一晃,从高廉面前划过,单手一抓,早将高廉提起生擒。

“走!”赵云喝得一声,再次率军突破八门金锁阵,直回本阵,而高廉手下官军见主将被擒,怕伤了高廉性命,不敢硬逼,只得纷纷让开道路让梁山军过去。

赵云回到本阵,将高廉扔到楼车之前,直接摔倒在地上,而晁盖、王伦等人立于楼车之上居高临下,也不下来,晁盖在车上笑道:“高知府阵法高明,晁某佩服之至。”

高廉被摔的七昏八素,面如土色,却仍强自挣扎着说道:“事先你我两军已经约定,只是比阵而已,不决生死,难道你们要背信弃义吗?”

王伦看了晁盖一眼,晁盖点了点头,王伦便道:“高知府何出此言,哪个说过要伤害与你,你莫不是被吓糊涂了吧,而且我看高知府似乎也未受什么伤,要是能走得动,便请自行回去吧,我等也不相留了,免得人说高知府私通绿林。”

而高廉心中虽是愤怒无比,但此时又怎敢发作,只得忍气吞声,慢慢爬起身来,一瘸一拐地跑回本阵,王伦也不理他,自与晁盖率军回营。

高廉被部下亲兵接着,便也立即收兵回城,但回城之后仍是怒意难消,犹自喃喃咒骂,等到了晚间,却有守城军校来报,说是城外的绿林兵马竟然已经全数退走。

高廉急召张清、宣赞、龚旺、丁得孙等人入府商议,张清便道:“梁山兵马此时退去,必有原故,依小将猜测,莫不是大人所请的援军到了,想那绿林梁山的人也必在城外布了眼线,此时见已有朝廷援军到来,知道不能取胜,又怕被我等里应外合围困在此,便提前退兵了。”

高廉闻说大喜,心中也稍稍宁定,便遣散了张清众人,但过了一刻却又将信将疑,只得在府中苦等,彻夜未眠。

高廉好不容易捱到第二日,一早便有军校来报,有大队人马自北而来,已到城外,请高廉定夺。

高廉急急登城瞭望,果见城北已有数万大军到了城下,全军尽打大宋官军旗号,旗帜上河北节度使府的字样写得分明,而且人马皆披重甲,面带护具,确实便如河北铁甲雄兵一般无二。

高廉此时哪里还有疑心,连忙传令开城,又亲自率众出迎,等河北军马进了城,高廉便上前见礼。

那领军的将官在马上向高廉抱拳行礼,说道:“中书大人接到高大人的求援书信,知是竟有绿林贼寇侵犯州府,不胜震怒,特派小将率领两万铁甲重骑先行,到府之后便听凭高大人调遣,先解沧州之危。

而中书大人亲率五万大军随后便到,那时再与高大人里应外合,定要将那绿林贼寇斩草除根,以解高大人之恨。”

高廉闻听喜不自胜,却忽地转过身来,向张清喝道:“大胆张清,养不熟的贼,前日在阵前便与那反贼花荣眉来眼去,暗通款曲,定是早已临阵变节,投靠了绿林贼人,如今绿林贼寇早已惊退,天兵又到,你已没了靠山,还不束手就擒。”

张清却面色如常,也不见有任何惊慌,只看了一眼那河北节度府的领兵将官,随后又叹了口气道:“当初我们兄弟几个前来投奔高大人,得蒙大人垂青,对我等优待有加,我等兄弟也常怀报恩之心,本想竭尽所能保你周全。

但如今看来,却正如我师兄所言,你终是个凉薄小人,不值所托,既如此,我等自去,你好自为之吧。”

高廉哼了一声,冷笑道:“事到如今,你竟还痴心妄想如何逃命,你们这些江湖人,平日里眼高于顶,但终究是些没见识的草寇。

此时大军在此,还不快快跪地求饶,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本官或许还能留你一命。”

高廉又向那河北将领道:“相烦将军与我将此贼拿下,本官必有重赏。”

那将官答应一声,随即抽出腰间配剑,但这剑却架了在高廉的脖子上。

高廉吓得啊呀一声,不明何意,等转头看去,只见那将官已将面甲摘去,露出了本来面目,正是晁盖,其余同来的官军将领也都去了面甲,却是王伦、赵云、花荣、董平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