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世外高人(2 / 2)

加入书签

王寅道:“可还记得三十多年前,大理国段氏皇族之中出了一位绝世高手,凭借一手绝顶武功‘六脉神剑’,纵横天下,从无敌手,江湖上更是曾经盛传,其武功之高,足以与当今的麒麟门掌门周侗一较高下。

只是此人在江湖武林中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几年而已,随即便回到大理继承了皇位,之后就再未在江湖上走动过,而后又有传说,说他在十几年前为情所伤,从而厌倦了红尘俗事,便将皇位传于其子段正严,而他自己则退位避

世到大理天龙寺出家为僧了。”

方貌与方天定听王寅如此一说,便都是点头,均觉有理,若真是当年那位大理国的传奇高人出手,今日三人能与他有此一战,也算的是虽败犹荣了。

王寅与方天定又查看了方貌的伤势,见方貌只是内力消耗过大,并无其它什么内伤,休息几日即可复原,才算放下心来,方貌也是随即传令,明日不再攻城,并且撤去城西方向围城的部队,若是有人出城,也不得阻拦伤害。

第二日一早,方貌便命放炮出营,率领众将齐聚城西,等待大理国主出降,过了片刻,只见大理城西门缓缓打开,从城里出来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只有一万多人,当先者正是大理国主段正严以及段氏皇族,其后便是大理朝廷的文武官员,数千御林亲军还有一些大理百姓。

段正严率队出城,却是未向方貌大军看上一眼,也不过来投降,而是径直向西南而去,方天定见段正严已是亡国之人竟然仍是如此傲慢无礼,不由立时大怒,便要过去将段正严擒了过来。

方貌却是挥手阻止方天定,等段正严率队走得远了,才将马鞭一指,传令大军进城,接管大理国都。

方腊突袭大理,灭亡其国,使得令天下震动,却也无人真正对此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便是已在宋州称帝的赵构也不见有任何动静,就只惹恼了一人,便是淮西节度使王庆。

王庆得

知方腊出兵攻伐大理之后,不由当即大怒,随即便从淮西出兵,并向刘光世借道,在赤壁横渡长江,攻击方腊所据江南州郡,意欲逼迫方腊撤军。

不想却有方腊麾下大将石宝、邓无觉、庞万春三人率领大军迎战,王庆接连数战,皆是不利,不能寸进,不得以只能引军而走。

而后王庆率军转向西行,绕行蜀地,借川黔边道迂回向大理前进,但如此一来却多走了上千里路,等王庆赶到之时,大理已经全境陷落,大理国主段正严也已率领部分忠于他的臣下子民退入到了蒲甘境内。

王庆一到大理,方貌、方天定、王寅便引军迎战,王庆孤军在此,实是争执不得,又担心段正严以及自己妻子段嫣然的安危,所以王庆与方貌稍一接触便即退走,直向蒲甘寻找段正严等人去了。

王庆兵发大理,退出淮西,淮西之地便立时出现了权力真空,各方势力无不闻风而动,都要来抢占这块无主的地盘,最先动手的便是离淮西最近的刘光世。

王庆前脚刚走,刘光世便率大军进驻淮西,并立即上表赵构,请封为淮右节度使,赵构为了收买人心,便即同意,但赵构的赐封诏书还未送到淮西,却早已有一位不速之客不请自来。

而这位不速之客便是伪齐皇帝刘豫,此时刘豫刚刚登基称帝不久,正想在其宗主大金国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现在王庆退出淮西,却

正好给了刘豫一个大好机会,刘豫便当即发兵南下,与刘光世争夺淮西之地。

此时刘豫手下的军队大多都是当初大宋京畿御营的兵马,而且其中大部还是原来甘陕种家军以及山西姚家军的旧部,所以战斗力仍然甚是强悍。

刘豫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当即便与刘光世迎头撞上,刘光世也不愧为当世名将,更是充分发挥了其长腿将军的本色,与刘豫刚一接触便即后撤,一路狼奔兔逐,奇快如风,刘豫在后全力猛追,却也只能是望尘莫及。

刘光世淮右节度使的屁股还没坐热,便即退走,淮西大部已尽被刘豫占据,但刘豫却并未就此打住,而是随后不久便再次西进南下,兵锋越过荆湖直指江北诸镇。

江北是刘光世的大本营,刘光世已是退无可退,终是奋起反抗,但为时已晚,刘豫攻势极猛,数月之内,江北诸镇便尽皆陷落,刘光世站不住脚,只得又向东退走,刘豫自是紧追不舍,大有要将刘光世赶尽杀绝之势。

幸得有淮北刘锜、淮南岳飞联合出兵,采取围魏救赵之计,进军至寿春、合肥,佯攻洛阳,刘豫怕自己后方有失,只得回身来救,刘光世这才逃过一劫。

其后岳飞、刘锜、刘光世三镇兵马合军一处,终是将刘豫击退,迫使刘豫让出淮西一半之地,只因刘光世没了根基所在,一番交易之后,便让刘光世占据淮西东部落脚,所以

刘光世这淮右节度使倒也不算完全名不副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