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山东父老(2 / 2)

加入书签

至于要为何带岳飞同行,则是为了要抬高一下梁王府的身价和声势,毕竟孔家不比寻常人家,虽然现在王伦已经贵为王爵,孔家不过是个世袭的国公,但是面对这个已经传承了千年的圣人家族,王伦心里仍是觉得有些底气不足。

而岳飞在后世可是有着“武圣”之称,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在孔子之下,在民族气节上还要胜出一筹,现在由武圣岳飞亲自出马,对阵“文圣”的后人,那在气势上便绝对是绰绰有余,毕竟孔子他老人家早已经仙逝了几千年,如今的孔家不过都是一些顶着老祖宗的牌位混饭吃的世家子弟罢了。

王伦与岳飞出了梁王府,卢俊义、柴进、耶律梁材、李纲、张叔夜、吴用、赵云、武松众人早已等候多时了。

而之所以要让卢俊义等人同去,一则是为了显得重视,梁王府首脑尽出,不要说不给你孔家面子。

二来是因为柴进、耶律梁材、吴用等人精通儒家之学,都是当世大才,有他们在不至于露怯,李纲、张叔夜辈高身贵,又是宋之老臣,凭谁见了也得给几分面子。

而卢俊义、赵云、武松既是当今武林高人,更是抗金名将,誉满天下

,有了这个阵容,文武两道,人情礼法,可算一点毛病没有。

此外,杜迁、宋万、郝默、阿奇率领四百贴身侍卫一路保驾护航,而郁保四则更是率领护旗旅摆开梁王府全套仪仗,一行数千人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堵街塞道,浩浩荡荡,直奔曲阜孔家而去。

王伦在这一世时还从未到过曲阜,而曲阜的百姓也从未见过梁王府如此兴师动众,大肆铺张地在城中招摇过市,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便都跟着来看热闹,一路随行,早已将街上堵得水泄不通。

等梁王府的仪仗队伍到了孔家门前,王伦端坐在“玉狮”之上,挑目向前看去,却只见孔府大门紧闭,门前更是不见半个人影。

王伦心中顿时有些来气,虽然说这次造访并未在事先跟孔家打过招呼,但自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孔家就算满屋子都是死人,也该被惊醒了,怎么着也得出来个人接驾呀。

但现在却是老大一个闭门羹摆在眼前,实在是太过无礼,王伦不由面沉似水,杜迁、宋万见王伦神色不善,便立即一步抢出,来到孔府门前抬手叫门。

但是任凭杜迁、宋万将孔府大门敲得震天响,那门里面竟是一丝动静也没有,宋万不由焦躁起来,抡起硕大的钉锤便要将大门砸碎,偏是这时,孔府大门却吱呀一声开了。

孔府大门四下大开,从门里走出十数个人,当先的是一名青年公子,高

冠华服,气质高雅,相貌也甚是英俊,这青年公子从门内出来之后,也不向宋万高举的大锤看上一眼,而是快步向着梁王府仪仗队伍走去。

那青年公子来到王伦马前,先是向王伦深施了一礼,随即朗声说道:“不知梁王殿下大驾莅临,有失迎讶,失礼之极,还望梁王殿下恕罪。”

孔家历来受到各朝各代尊崇,无不特赐礼遇,向来是见官不拜,所以这青年公子也只是向王伦行礼,却未跪拜。

王伦自然也知道这个规矩,也就没有见怪,又见这青年公子相貌清秀,温文尔雅,礼数十分周全,王伦心中的气便也稍稍消了些。

另外王伦见这青年公子步履沉稳有力,双眼之中莹润光洁,呼吸平缓绵长,竟也是有武功在身,而且这功力还应该相当深厚。

看来这个时代的孔氏后人倒是对儒家六艺的御射之术传承有序,不似后世明清那些酸儒们只是一味读书,不知强身健体,最后都落得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王伦此时也不想显得太过失礼,便从马上下来,看着面前的青年公子,问道:“你是孔家何人?”

“回禀梁王殿下。”那青年公子躬身答道:“学生孔璠。”

“孔璠!”王伦心中一动,这不就是孔家北宗一支的第一位衍圣公吗,在历史上孔家传至北宋仁宗朝时,仁宗皇帝采用太常傅祖无择的建议,将孔家世袭的封号由“文宣公”改

为了“衍圣公”,直至当代的孔家衍圣公孔端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