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帝陵传说(2 / 2)

加入书签

考穴军得令向

前猛冲,这些发丘考穴军本都是大梁军团的精锐战士,久经战阵,虽然现在的主业已经不再是行军打仗,但作战的本事可没丢下,战斗力依然十分强悍。

双方刚一交手,考穴军又人多势众,那少女一方立时抵挡不住,连连后退,那少女一见不是考穴军的对手,便立即将李逵抛下,又指挥一众家丁退入庄内,随即关闭庄门,登上墙头往下放箭,阻挡考穴军。

考穴军将李逵抢回,又见李逵与石勇都受了伤,也就不再恋战,当即呼哨一声,护着李逵、石勇退去,直接回了大梁军团大营。

李逵在回营的路上便醒了过来,向石勇讲述了经过,等回到大营见了王伦等人,又口沫横飞地讲了一遍,众人却都听得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小舞打断讲得正欢的李逵,问道:“你这说了半天,只听见你挨揍了,你说的大秘密呢?”

李逵喘了口气道:“小舞你别着急啊,后面就是大秘密了,不过这段得由石勇来讲。”

众人的目光便又不由都转向了石勇,石勇将脸上的纱布向下拉了拉,露出嘴来,说道:“我发现那少女家的庄子很不简单,那庄子所在的山谷,山势连绵起伏有如龙盘虎踞,河川盘绕更似玉带缠腰,端地是藏风蓄水的腾龙之脉,绝佳的风水宝地。

据我观察,这山谷就应是一座陵寝所在,而这山谷之中的林木土石,也早已被精通风水的

高人布置过了,绝对可以确定已经入葬归陵,并且就其形制规格而言,必是帝陵无疑。

另外山谷中那座庄园所在的位置,正好处于龙脉的穴眼之上,也就是帝陵墓道的入口之处,而从那座庄园的建造风格来看,其年代也甚为久远,如此种种,依我判断,那少女极有可能便是这座帝陵的守墓人。”

王伦却并未在意,只道:“洛阳本就是千年帝都所在,邙山更是修建帝陵的首先之处,在这邙山之中发现一座帝陵可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但这座帝陵却有所不同。”石勇的神情甚是激动,更是急急说道:“在回来的路上,我便一直在想那处山谷之中的帝陵应是属于哪个朝代的哪位皇帝,后来结合当地的故老传说,以及史籍记载,再加相互印证之下,现在我敢断定,这座帝陵应该就是后唐明宗李嗣源,以及后唐末帝李从珂先后入葬的徽陵。”

“徽陵!”公孙胜眼睛一亮,立即起身说道:“若真是李嗣源和李从珂入葬的徽陵,那可就有意思了,据史料所载,当年后唐五代之时,石敬塘在晋阳起兵反唐,并勾结契丹人围攻洛阳城。

当时的后唐末帝李从珂率军迎战,结果却大败而回,洛阳城也被四面围死,李从珂见灭国在即,绝望之下,便将自己的皇后嫔妃以及一众子女,全部锁在玄武楼上,自己则怀抱传国玉玺,引火点燃玄武楼,

自焚而死,后唐也随即灭亡。

其后石敬塘攻破洛阳城,收敛了李从珂的遗骸,并葬入了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徽陵,也算是让李从珂入土为安,只是李从珂虽然得以入葬,但传国玉玺却就此下落不明。

之后便有传言,说传国玉玺被石敬塘所得并献给了辽国国主耶律德光,传国玉玺也由此落入了契丹人手中,但现在看来这个传说却应该是假的。

因为辽国百余年来一直在与大宋争夺中华正统,辽国若是有传国玉玺在手,必然会拿出来大做文章,但是终辽一朝,也从未见大辽以传国玉玺示人,可见这个传说不实。

另外也有传说是石敬塘自己将传国玉玺藏匿起来,用以抬高自己的身份,更是妄图将来一统华夏,但纵观石敬塘一生所为,他绝无这等魄力,石敬塘要是真的敢私藏传国玉玺,他的主子契丹人也不会放过他。”

“还有一个传说。”吴用也起身说道:“就是传国玉玺随同李从珂一起,被石敬塘葬入了徽陵,传说石敬塘在收敛李从珂遗骸之时,确实发现了传国玉玺。

只是石敬塘却不敢将传国玉玺据为己有,可又不想献给契丹人,因为石敬塘毕竟身为汉人,实在不想让传国玉玺为异族所得,所以在辽太宗耶律德光来讨要传国玉玺之时,石敬塘就谎称传国玉玺已经毁于玄武楼的大火之中,但实际上石敬塘却在暗中将传国玉玺与李从

珂一起葬进了徽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