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雪域故土(2 / 2)

加入书签

王伦向戴宗点了点头,示意戴宗继续,戴宗便道:“西夏被我们围困日久,出路断绝,其国内部也早已出现分裂,形成了主战与主和两个派系。

以西夏国主李顺乾为首的主战一派倾向与

方腊、西辽、吐蕃等势力联手,想要负隅顽抗,妄图延续西夏的国运血脉。

而以西夏太子李仁孝为首的主和一方,则已经看清天下大势,认为西夏国运衰落,早已到了穷途末路之时,现在又被我大梁四面围死,已经毫无生路。

并且方腊与西辽、吐蕃等几方势力也根本就不是要真心帮助西夏,不过是想让西夏做为一个颗钉子,钉在大梁的腹地之内,其作用也只是在为方腊几方牵制大梁的力量,西夏在方腊等人眼中只不过是炮灰而已。

而李仁孝向来认为大梁是应运而生顺天崛起,灭金平齐,横扫天下无人能敌,华夏三分已得其二,将来统一寰宇者必是大梁。

所以只有顺应大势,与大梁联手,才能保得西夏党项一族的血脉延续,若是死抗到底,最终只能被大梁覆灭,党项一族也必将化作尘埃,消散而亡。”

“戴总长说得对。”柴进也点头道:“西夏国主李顺乾与太子李仁孝父子失和,这事天下尽知,李仁孝虽然是李顺乾的嫡长子,但却向来不为李顺乾所喜,李顺乾独爱偏妃所生的幼子李仁德,更是多次想要废掉李仁孝的太子之位,改立李仁德为皇储。

只是李仁孝在西夏国内向有贤达之名,朝野上下的威望也是极高,所以李顺乾数次想要换储都未能成功,但李仁孝的太子之位也已是岌岌可危,李仁孝也知道自己一旦没了太子之

位,等待他的便只有死路一条。

由此这李仁孝自是不想坐以待毙,为保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是屡次抗争,与其父李顺乾之间已经明争暗斗了十几年,而现在李仁孝能够看清天下大势,知道不可逆流而动,也算得是个人才。

另外从中也更能看出这李家父子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个时候西夏有机密情报送出,我猜必是这李家父子两方势力之间出现了不平衡,而最大的可能便是李仁孝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现在这李仁孝是想要来跟我们谈条件了。”

“大人说得没错。”戴宗笑道:“西夏国主李顺乾近来重病缠身,如今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不日便要魂归西天,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旨意,现在西夏朝野上下已经尽被李仁孝控制,如果不出意外,李仁孝便会顺理成章地成为西夏的下一代国主。

而今李仁孝看清梁夏之间的态势,已经主动与我们联络,因为之前影密卫就曾私下与李仁孝有过接触,所以这次李仁孝便找到影密卫与我取得了联系,想通过我向王爷传递诚意,表示愿意由他代表西夏,放弃抵抗,正式向大梁举国而降,同时派人来与我们进行谈判。”

“有什么好谈的。”公孙胜却是轻蔑的一笑,又道:“这几年西夏被田虎与鲁智深的堡垒囚笼之策层层围困,如同待宰的土狗一般不敢稍动,国土更是被逐步

蚕食殆尽,现今就只剩下其都城兴庆府以及附近的十几座城池,方圆不过数百里,其余大部国土都已尽归我大梁所有。

如今第二兵团与西路绿林兵团的堡垒要塞,更是都快要修到兴庆府的城墙根底下了,这个时候他李仁孝想要来谈判,谈个什么,难道还想让我们答应,允许他继续缩在兴庆城里当土皇帝吗?”

“他还没那么傻。”戴宗笑道:“这李仁孝还算识时务,他派人与我们接触的时候,便提出会自去西夏国号、帝位,西夏皇族全部自降为民,归属大梁,永世不叛。

不过李仁孝也确实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原西夏国中所有各族子民,包括党项一族在内,归属大梁之后要获得与大梁其他各族百姓同等的待遇权益,不能有丝毫歧视。

至于第二个条件,据李仁孝所说,西夏党项一族原本历代生活于雪域高原之上,后来因为是不愿接受吐蕃王朝残酷的统治与剥削才奋起反抗。

但毕竟实力相差太大,党项一族终被吐蕃王朝击败,接着又被吐蕃王朝驱逐,才在不得以之下逐步内迁,来到河西之地,以求生存。

而李仁孝知道大梁现在正与吐蕃开战,他愿率领党项勇士加入大梁军团,参与征服吐蕃之战,重归故土,一报当年党项受吐蕃驱逐迫害之仇,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建功立业,用军功证明党项一族也是当世的英豪,不落人后。”

好!”王伦笑道:“这个李仁孝有点意思,算是个俊杰,你回去转告于他,就说他的这两个条件我全都答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