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回鹘旧将(2 / 2)

加入书签

如今梁王殿下统率华夏雄兵,征讨西辽,末将等人闻之,心中实是欢欣

鼓舞,只盼天兵早到,一举驱逐耶律大石,解救回鹘各族百姓,也使西域故土早归华夏。”

阿史那斯摩说着抬头看了一眼王伦的脸色,才又说道:“只是末将等人投效来迟,还望梁王殿下恕罪。”

“这也怪不得斯摩将军。”王伦哈哈一笑,拉着阿史那斯摩的手说道:“二位将军既是身处西辽,又份属耶律大石麾下将领,自然要受驱使,不过是身不由己而已,今日既然已经诚心归顺大梁,又何论早晚,而且更使西疆万里故土重归华夏,二位将军绝对可说是有功无过。”

阿史那斯摩与李柯奇见王伦没有怪罪迟归之意,终是放下心来,又连连向王伦行礼谢恩。

王伦看着阿史那斯摩,却又忽地问道:“斯摩将军族姓阿史那,想必是突厥王族后裔了?”

“是。”阿史那斯摩立即答道:“末将确是突厥族人,末将家族早在李唐之时,便已为汉家王朝效力,其后就一直镇守西疆,至今已有数百年时间。

后来大唐势力退出西域,末将的阿史那家族便在张议潮将军的归义军中效力,辅佐张将军据守这片化外飞地,只盼华夏能够早日收归故土。”

“奈何天不遂人愿。”阿史那斯摩心中激动,说着竟已是落下泪来,又道:“自从张议潮将军归天之后,归义军便逐渐势弱,终是被西州回鹘所并。

但末将阿史那一族数百年来却从未忘记根在华夏,

一直期盼着能够重归故国,今日梁王殿下以万钧之势横扫西域,使得故土终归,末将心中实是感慨万千,不能言表。”

王伦见阿史那斯摩落泪,便连忙劝慰道:“阿史那一族数百年来矢志不渝为国效力,镇守华夏西疆,其功自不必说,而斯摩将军虽然身处异邦,但始终心系华夏故国,此等气节更是可嘉,怎不令人动容。

斯摩将军及阿史那一族之功本王记下了,本王今日就给将军一个承诺,从今往后,阿史那一族永世镇守华夏西疆,尊享爵位,世袭罔替。”

阿史那斯摩见王伦当场许下承诺,不但使得阿史那家族有了世袭爵位,更可保全一族平安,便连忙再次跪倒在地,向王伦叩头谢恩。

王伦将阿史那斯摩扶起,却又转向李柯奇,笑道:“之前柯奇将军曾经镇守伊州,也与梁材交过手,那一仗可是打得相当不错啊。”

李柯奇见王伦提起伊州之战,心中立时惴惴不安,连忙向王伦行礼道:“大梁天兵初到之时,末将不知深浅,枉费心机竟与大军对抗,实是不知天高地厚,罪该万死,还望梁王殿下宽恕。”

“哎!柯奇将军说得哪里话来。”王伦见李柯奇被吓得额头冒汗,便连忙安慰道:“打得好,就是打得好,伊州之战,柯奇将军调度有方,用兵有法,麾下士卒也是英勇善战,而伊州一战之后,梁材也在本王面前提到过你,直

说你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之才,柯奇将军就不用太过谦虚了。”

李柯奇不知王伦所说是真是假,只得唯唯称是,王伦却又道:“柯奇将军姓李,不过据本王所知,回鹘各族之中,凡李姓者大多都是当年高昌古国的王族之后,不知柯奇将军与高昌古国王族可有关系?”

“殿下博古通今,所说一点不差。”李柯奇连忙答道:“末将确是高昌国麴姓一族后裔,当年高昌国归顺大唐之后,高昌文泰王曾亲入长安觐见大唐皇帝,更被大唐皇帝赐予李唐国姓,自此麴氏一族就以李为姓。

此后高昌便为大唐属国,划归安西都护府统辖,世代为大唐镇守西疆,只是后来高昌国运衰败,又经安史之乱,高昌终为西州回鹘所灭,我李氏一族的后人也皆沦为庶民。

但当时的李家族长自认身为汉家苗裔,不愿为西州回鹘效力,便也同阿史那家族一样投归了张议潮将军的归义军,直至后来西州回鹘吞并整个西域之地,李家便再一次沦落。

等到家父成为李家族长之后,回鹘王毕勒哥也曾亲自邀请家父出山辅助,家父本不愿为回鹘效力,但毕勒哥仰慕中华文化,更是多次与大宋朝廷联络,深有重归华夏之意,家父被毕勒哥的诚心所感,遂答应出仕,并任了伊州镇守。

及至大宋陇右开边之时,毕勒哥也曾多为老种经略相公出力,当年便是由家父自伊州出兵

,与老种相公东西对进合攻西夏,其时末将虽然年幼但也曾随家父征战沙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