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韶华终逝(2 / 2)

加入书签

我走之后,由完颜宗弼担任作战总指挥之职,全权处理乐浪平叛战事,对于此战,我只有一个要求,我不想再看见汉城这座城市,也不想再听到高丽这个名字。”

“哥,咱们现在就走吧,我想萍儿了。”小舞抹去眼泪,王伦深深地点了点头,便拉着小舞走出大帐,杜迁、宋万、郝默、阿奇等一众贴身侍卫,以及花月儿、耶律惊鸿、王源、王萌等人也都跟随而去。

十月三日深夜,大梁国都长安紫禁城坤宁宫,一具华美绝伦的水晶棺安放在寝殿之中,王伦静静地站在棺旁,看着水晶棺中面容安详如生的萍儿。

一日一夜,不眠不休的连续飞驰,纵贯南北数千公里,一路之上,王伦的

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就是萍儿没有离去,或许萍儿只是累了,想要多睡一会儿,等自己回去,萍儿便会同以往一样,继续陪伴着自己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未知的时代一直走下去。

终是赶回长安,见到萍儿的那一刻起,王伦的心沉了,王伦将所有人赶出了寝殿,之后便如同一座雕像一般静静地伫立在萍儿的水晶棺旁边,再也不动。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王伦躺靠在水晶棺旁,双目无神,不知在想些什么,忽然寝殿的大门打开了一道缝隙,一个人影走了进来,却是小舞。

小舞满脸泪痕,轻轻走到王伦身边,俯下身子,却是将一张电文放到王伦手中。

王伦的眼睛似乎动了一下,也不知是否看到了电文内容,但那纸电文却从王伦的手中滑落到了地面,只见电文上写着:大梁共和十九年十月五日,英王妃扈冰心病逝于辽州康居城。

十月十日,大梁朝会,负责监国的太子王晟还未驾到,大庆殿内的大梁群臣却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是在谈论已经七日未从坤宁宫里出来的王伦。

“大梁皇帝驾到,监国太子驾到,众臣立迎。”忽地殿前侍卫一声大喝,殿内群臣立即噤声不语,纷纷离座起身,躬身行礼。

“免了吧,大家都坐下说话。”王伦熟悉的声音传来,卢俊义、柴进、耶律梁材等大梁众臣的心里都是一松,而等众臣抬起头来,看见当

先进入大庆殿的王伦,却不由立时发出了一阵惊呼之声。

只见本是满头乌发的王伦竟已是须发皆白,面上更是皱纹丛生,神情憔悴,便似老了三十多岁一般。

见王伦在数日之内竟然衰老至此,卢俊义、柴进、耶律梁材等人心中无不又惊又痛,跟在王伦身后的王晟更是一直都在掩面哭泣,顷刻之间大庆殿内已是哭声一片,众臣全都抢到王伦身前,伏地哭拜,叩请王伦万要保重龙体。

王伦却是非常平静,四平八稳地在御座之上坐下,随即便摆了摆手让众臣全都起身,才呵呵笑道:“坐下,坐下,都哭个什么,我这不是好好儿的吗,不过就是白了头发胡子呗,但我也是马上就要七十的人了,这不正是一个老家伙应该有的样子吗。”

卢俊义、柴进、耶律梁材等众臣虽然仍是难忍心中悲意,但见王伦精神状态不错,也只得收拾心情,回归本座,等待议事。

王伦见群臣都已就座,便示意在主席台居中而坐的王晟,王晟点了点头,又擦去脸上的泪水,开始组织会议。

今日朝会最主要的一项议题就是大梁皇后的入葬归陵之事,经过群臣商议,最终定于十一月二十日举行殡葬大礼,之后便再无其他事项,朝会也随之结束。

自此之后,王伦便如往常一样每日办理各项事务,与王晟及大梁群臣商议国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关于葬礼的各项

事宜。

十一月十日,乐浪前线发回军报,平叛总指挥完颜宗弼率领大军已经攻破汉城,并尽灭城中叛军,随后更是烈火焚城,将汉城彻底夷为平地,乐浪叛乱终是彻底平定。

但当王晟将军报呈到王伦面前之时,王伦却是看也不看,而是又到坤宁宫陪伴萍儿。

十一月二十日,大梁皇后殡天归葬大礼正式举行,殡葬队伍出发之时,太子扶灵,重臣抬棺,皇家卫队随护而行,更有数百万大梁百姓自发聚集而来,众百姓哭天抢地,夹道拜送,长安全城家家挂孝,大梁天下尽皆素白。

王伦并未前往送行,而是独自留在宫中,但王伦却在紫禁城内各处走走看看,一刻也不停歇,不知心意如何,杜迁、宋万、郝默、阿奇率领一众贴身侍卫,远远相随,半步不敢稍离。

葬礼过后,至十二月底时,前往乐浪平叛的大军凯旋而还,王伦便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宴会,为远征归来的三军将士接风洗尘,同时更是要嘉奖平叛有功之人。

之后便再无别事,一如往常,转眼已是大梁共和二十年,等到了二月初二日,王伦召集群臣举行朝会,而在朝会之上,王伦却突然宣布辞去大梁皇帝之职,由太子王晟刻承大统,继大梁皇帝位,并于次年改元至盛,大梁王朝的下一个新时代正式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