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朱允炆一天内大起大落(2 / 2)

加入书签

可此刻朝堂之上的文臣们,倒是真的热闹起来了。

一众文臣哪怕没能坐下来细谈,但他们的本能和共同利益,促使他们仅仅对视了一眼,便做下了决定。

于是,一众文官们,前赴后继的,不断站出队列,开始引经据典、谈古论今。

开口国家大义,闭口国之大礼,否则动不动就是国将不国、国本动荡、民心荡漾、朝野不稳……

反正翻过来覆过去,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通过各种方式、各种理由,试图说服说服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孙!

朱允炆此刻整个人已经有些站不稳了。

他的手所在袖袍之中,死死的掐着自己。

不这么干,朱允炆怕自己会笑出声来。

朱允炆甚至略有些得意和激动的看了上首一眼,却发现面对这满朝盈沸、群情激动的场面,他皇爷爷仿若压根没看到一般。

这让他心中的喜悦不由得一滞。

转而,他又想起了刚刚皇爷爷的那句话了。

“咱的儿子都还在呢,哪有立太孙的道理!”

是啊,儿子还在不能立孙子!

那等哪天咱这个当孙子的上位了,那些当儿子的,也就没必要留着了。

朱允炆冷冷的在心中再次确定了一次将来消藩的必要性。

而后,竖起小耳朵,笑眯眯的听众人夸起自己来了。

朱元璋此刻却觉着整个朝堂之上恶臭扑鼻。

咱原本还想看看,这些文官到底能说出些什么东西出来。

但不听好奇,听完后悔啊。

尤其是听过咱大孙子昨日里的那些话之后,咱愈发觉得,这些人其心可诛!

他们这群情激奋的模样,有几分是为了大明?

这其中又有几分是为了将来允炆上位以后,文官集团整体得利?

人有私心,咱其实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你们可都是拿着咱老朱家俸禄的!

这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甚至还想着刨了咱老朱家的根基,这咱就忍不了了啊。

此刻的朱元璋,愈发觉得朝堂之上这些文官面目可憎。

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真就是鬼话连篇满口胡言乱语。

瞧瞧朱允炆这个蠢蛋,这会儿还挺得开心呢。

哟,都懒得遮掩了,还悄悄点头?

这意思是说他们那些话都对,咱应该听他们的?

朱元璋喟然一叹。

不说朱允炆将来上位之后削藩不削藩,单说此番应对群臣的表现,就让朱元璋大失所望。

朱允炆这模样,摆明了以后肯定会被这些言观所左右。

自己毫无判断力不说,压根分不清楚,对方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一个连臣子的诉求都弄不明白,连事情的区直都看不清楚的人,将来如何当皇帝?

最终,无非就是成为一个泥胎木塑,读书人嘴上个个称颂的好皇帝罢了。

只是到了那时候,这万里江山,恐怕已然不姓朱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愈发觉着烦躁了起来。

消藩、杀自家人、江山交于外人、是非不分、心胸狭窄……

想到朱允炆今天暴露出的这些缺点,朱元璋念头又再次开始动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