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修路,修路!(2 / 2)

加入书签

“这条路,就交给你工部负责,我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修好,你可能做到?”

不错!

朱高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开始在大明修建第一天水泥路了。

而这个重任,毫无疑问的落到了工部身上。

工部尚书已经看过关于水泥路的资料,顿时满心振奋,大声应诺。

“殿下放心!”

“臣会亲自关注,派出工部最好的工匠人才,尽快完成道路的建设,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修建大明历史上的第一条水泥路,这可以足以青史留名的大事,怎能不然工部尚书激动?

他接到朱高煜的旨意后,立刻返回工部,开始安排起来。

很快。

大批物资和人手,从各地官仓调集过来。

还有一辆又一辆装着沉重货物的马车,也往工地赶来。

封建王朝修建道路城池等工程,惯例是直接征发民夫,让百姓们自带干粮,来无偿为公家干活。

称之为徭役,也是赋税的一种。

朱高煜当然不会这么做,这不仅会打击工人的积极性,还会对民间造成极大的负担。

历史上秦皇汉武,乃至隋炀帝杨广,被人批评大兴土木,折腾得民不聊生,便是因为征伐民夫徭役过分。

毕竟。

按照他的计划,以后要修建的各种工程和奇观,比之秦始皇杨广等人,只多不少!

若是全部征发徭役,大明百姓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所以,这次修路,只是从附近的城镇村庄,适当的征发当地青壮。

不仅不需要他们自带粮食,工地上有的是饭食,足以让所有人吃饱。

并且,每天干完活,还会发下一罐子咸菜,当做福利。

百姓们被征发徭役,本来是满心不愿,但当管理修路的官员,将咸菜下发到每个人手中,并告诉他们每天都有,还可以带回去的时候,顿时引起一阵欢呼。

“太好了!”

“皇太孙殿下,待我们太好了!”

“出徭役不仅提供饭食,每天还给一罐子咸菜,带回家都可以当半个月的盐来吃了!”

工人们对朱高煜的政策,很是感激。

大明如今,还是男耕女织的社会。除了盐巴和铁器,绝大部分日常所需,都是自给自足。

百姓家里最大的开销,就是购买盐巴了。

自给自足,也意味着很好有交易,百姓们弄点钱很不容易,不是低价贱卖粮食,就是那养了三年的老母鸡和鸡蛋去换。

所以,大明的百姓如今尽管粮食够吃了,但吃盐却还是极为节省。

而工地下发的一罐子咸菜,都是上好食盐腌制,一罐子咸菜,起码有三两盐巴,对百姓们来说,价值不菲。

其实。

朱高煜不是没有考虑过,直接发工钱,让所有参与修路工程的百姓,都领一份工钱。

大明如今国库充盈,是绝对发得起的。

但这个想法,最终还是被他否定了。

无他。

大明太大了!

南北纵横千里,发展十分不均衡,各地差距极大。

这边徭役直接发工钱,其他地方征发徭役,容易引起更大的不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