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棉花丰收,返航(2 / 2)

加入书签

如今,随着大量棉花的收获,也是受贿投入,获得回报的时候了。

虽然大明并不缺这一点财富,没有东唐州的棉花,也不会如何。

但对朱棣来说,这是他的成绩和收获,是他在父皇和皇太孙面前长脸的资本。

更重要的是,随着棉花收获,东唐州将正式和大明展开贸易,大量船队将会不断来往,加强交流。

从此,东唐州不再孤悬海外!

“来人!”

“迅速组织人手,采摘棉花,并将其晒干打包好!”

“然后宣告东唐府全境,即将有大批船队,带着棉花返航大明,有想要回大明看一看的,都可以一起乘船!”

东唐州和大明相隔实在太远,往来十分不便。

这段时间,只有极少了的军方战船,返回过大明,传递消息,报一声平安。

大规模船队,根本不会动,动一次就是无比巨大安定投入,东唐府如今的资源都在开荒上,根本舍不得投入。

普通大明百姓,想要返回故土,是不可能的事。

可如今,随着大量棉花收获,可以进行物资贸易,百姓们也终于有机会,搭上顺风船,回家看看了。

“棉花收获,返航大明!”

“可以回家看看了?!”

“太好了!”

“离开家这么远,我都以为要永远断绝联系了,如今终于可以传递消息,给家乡的父母亲友,报一声平安了!”

无数大明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啼哭不止。

他们忍着通红的眼睛,纷纷赶往东唐府,打听如何上船,如何回家。

来东唐州的20万人手,不可能一次性都回去。

能够坐上船回去的,只有几十分之一!

除了船队的水手和护卫,还有一些官方人员,真正能够坐上船的百姓,是极少数。

大部分人只能委托同乡好友,带一封信回去,告诉家乡父母,自己的境况。

很多在东唐府发了财的人,还想带着大量钱财,给家乡父母,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

对于这一点,大明有专门的考虑。

不仅帮忙寄送信件,还可以委托寄送钱财。

只需要将钱交到东唐府的特定衙门,就可以让远在大明的父母亲人,领到大笔金钱。

实际上,船队并不会大量运输金银,只会记下数字金额。

那大量的棉花,才是真正的财富!

等棉花在大明到港之后一卖,换成钱和物资,不是方便得多?

……

棉花的收获,十分顺利。

有大量土著人的加入,还有各种机械帮忙,摘棉花虽然辛苦,但并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最终,大包大包的棉花,被去籽压实,运上船只,储存在船舱里。

随着登上船的士兵百姓一起,往大明航行而去。

这一趟海路,比来的时候就顺利多了。因为早已熟悉航线,并且沿路还设置好了补给点,对海浪风暴也更加了解。

所以船队无比顺利,终于返回到了大明。

他们顺着来时的路,逆流进进入长江,往金陵城而去。

再一次看到长江,再一次看到了,两岸熟悉的景象,听到熟悉的乡音,船上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回来了!”

“我们终于回来了!”

“爹,娘!”

“孩儿出息了,在东唐州发了大财,终于衣锦还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