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淘金热(2 / 2)

加入书签

“这些会让金矿的矿区,和一些沿途的关键交通枢纽,催生出一个个小镇,有人开始定居,并且逐步建设房屋,开垦农田,种植庄稼……”

“而这些开发建设,都是来自于金矿的收获,为了开采储量庞大的金矿,民间会投入巨大的财富,并且推动工农经济等等方面的发展。”

“这就相当于朝廷一文钱不花,移民们就自动的将东唐府的控制区,延伸出去了一条长长的线。以后继续对外扩张,就可以从这条线开始,不断向两边延伸,从而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朱棣看完这些,眼中精光闪烁,拍掌叫好。

以他的眼光看来,信中所说的,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妙哉!妙哉!”

“惠而不费,事半功倍!”

“朝廷什么都不需要投入,只要开放民间淘金的许可,就可以收获这么多,真是厉害!”

“朱高煜儿的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这其中的精妙设计,远远超出了朱棣对社会的理解,让他击节赞叹,连连叫好。

虽然随着金矿的开发,大量黄金会落入淘金者手中,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金子送回大明,没有太多的意义,只不过是充盈了国库,而现在大明也没有那么缺钱了。

随着对东瀛石见山银矿的继续开采,以及大明皇家银行的建立,国库中的银子甚至多到用不完!

金子堆在库房之中,也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而允许老百姓淘金,会让无数人全都跑到一个地方淘金子,对于各种商品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

几十万人的衣食住行,服务业的旺盛需求,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朱高煜在信件中,详细的和朱棣说明了服务业的含义,并阐述了各种现代的经济理论。

看得朱棣两眼放光,大呼过瘾。

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治理国家,还可以这样做!”

这些高妙的经济之道,让朱棣对国家的预转,财富的分配,有了更多想法,对东唐府整体的规划,也产生了很多新思路。

“东唐州是一片未曾开发过的沃土,来到此地的大明百姓都是一无所有的移民!”

“我完全可以在这里,大胆的实验各种政策,验证他们的好坏。”

“若是合理可行,再把它推广到大明,让大明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东唐州这片新大陆,对朱棣和朱高煜来说,也是一个政策实验田。

大明人口众多,各个阶级之间的利益,早已形成严密的网络,不好轻易扰动。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再好不过。

朱高煜有很多很多想法,也有很多看不惯,想要改革的事,但在大明却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去做。

若将这些政策,放在东唐州,就没问题了。

可以随便折腾!

成了就是伟大胜利,即使失败,影响也不大,不会让移民百姓,陷入生存困境。

更不会对大明本土,产生任何影响。

朱棣了解这些后,对朱高煜的想法,也是异常支持。

“将东唐州当做新治理之法的试验地?”

“身为煜儿的父王,我就帮他一次,看看他这些新奇的想法,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