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经济的宏观调控(2 / 2)

加入书签

“咱看你已经有几分张良诸葛的风采了!”

对朱高煜的长远布局,朱高煜也不由得产生钦佩。

他知道,好大孙在这些事情上,早就考虑清楚完善了,只是很多东西不到时候,没有说出来而已。

朱高煜自谦一笑,兵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继续刚才的话题。

“皇爷爷,您就别夸我了,经济金融的水,深着呢!”

“要控制好经济,出来调控货币发行,还得要调整经济结构。”

“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因此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之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保持产业,各部门之间的一定比例,避免粮食、原材料等部分产品的供求因结构性失衡而推高价格。除此之外也可以增加供给。”

“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要减少总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加总供给。主要措施是减税,提高老百姓的劳动意愿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天工院不断生产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

朱高煜详细的给朱高煜讲解了很多经济学知识,并举出具体的案例,来帮他理解。

朱元璋越听越精神,仿佛一个小学生一样,十分认真。

很多东西听完之后,都有茅塞顿开之意,感觉对于平时看不透的很多东西都有了新的理解。

紧接着,他又开始询问朱高煜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法。

不搞懂这些,他今晚都睡不好觉。

“通货紧缩,也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可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充流通货币量的方式刺激总需求。其次可以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可增总需求,拉动商人投资。”

“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产业结构性调整,减少过剩部门产量,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节假日给老百姓发放一定福利,调整收入分配,增加消费。”

“总之,一定不能眼睛盯着货币,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是大忌!”

朱元璋连连点头,表示受教。

他这才明白,原来经济之道,竟然是这么博大精深,需要考虑如此多的东西,才好应对各种情况。

这些理论,虽然初听有些枯燥,但越往细处想,越有味道。值得反复琢磨,仔细思量。

朱元璋完全不敢拿自己当皇帝的经验,来外行指导内行了。

朱高煜见此,淡淡一笑。

“皇爷爷!”

“经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而是关乎大明上下所有百姓官吏,关乎到朝廷和民生的方方面面,”

“我刚才说的这些,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总结。真正制定政策,还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应对。”

“可千万别以为,拿着几条方法,就可以空追一切,天下大吉了。”

“任何事情,最关键的,还是看人!”

再好的政策,都要靠人来实行。

要是下面的人阳奉阴违,什么东西都能给你弄歪了。

就好比历史上的大明中后期,你说要鼓励江南桑蚕业发展,让百姓获得更高收益。

下面的人就敢给你强推改稻为桑,把好好的农田都毁了,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所以,朱高煜哪怕掌握着再先进的知识,也一直是严密监控下面的一切,没有丝毫疏忽大意。

而全新的经济政策,更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