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军队改革(2 / 2)

加入书签

但在朱高煜坦言要建立的军队体系当中,除了分权之外,还有对于军官的培训,增加他们的素质的时候,立马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陛下万万不能如此!”

一个老臣立马上前跪地:“我大明能征善战的人大多家学渊源,对我大明忠心耿耿。万万不能让底层军官学习兵法,学会打仗。”

“张老大人所言甚是,军汉听令行事便行了,不能让他们学习如何打仗!”

官员们旗帜鲜明的反对,准确说是他们反对的是军校,讲武堂制度。

这一制度是培养军官的,而大臣们反对的居然是讲武堂跟军校会培养出会打仗的人。

“陛下,兵者凶器也,军校讲武堂或许可以让军人充满荣誉感,让他们对必须陛下忠心耿耿。但若是培养出某些野心家的话,那不知道有多少生灵涂炭。”

大臣们的反对让朱高煜惊讶之余,更多地是无奈。

他们因噎废食,觉得大明会培养出大明的敌人,便直接放弃了大明军队建设。

对此朱高煜倒是理解。

所谓名将,要么是从战场上面摸爬滚打出来的,要么是家学渊源。

这两者现在在大明都功成名就,是大明统治集团的一员。

这些人的忠诚度可以经受考验。

但若是开放教育,必然会有更多人跟这些人争抢位置。

所谓的野心家不过是他们的托词。

毕竟大明若是不放开军校教育,大明军官连字都不认识,自然不可能学会行军打仗,会看兵书,学会计谋。

这些人努力一辈子,也只是大头兵,绝对不会威胁到某些人的位置。

就算有那么一两个人崛起,也没人会拒绝新鲜血液加入大明统治集团。

但要是大规模的培养人才,勋贵掌控的军队很快就会变成朝堂一样,变成流官制度。

兵法在大明是严厉管控的东西,至少极少数人能够读到兵法,读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就像野猪皮崛起的时候,人手一本三国演义,生搬硬套上面的计谋。

只可惜,大明更弱,面对野猪皮,他们一触即溃。

那些野猪皮打仗靠的是不怕死,以及更好的装备,而非兵法。

大明此刻的将领当中也不乏功成名就之前打仗靠的是自身敏锐,以及某些评书当中的经典案例。

此刻虽然是明初,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西游记,都已经有了许多版本。

只不过这些都是评书的一部分,都是零散的小故事,而非是完整的小说。

当然,最关键的是朱高煜从不会无条件的相信某个人。

他只想信自己的判断,自古以来造反的泥腿子不是没有,但远远比不上世家大族。

大明这些熟读兵书的人,造反的可能性比泥腿子更大,危害也港大。

“好啊,既然不培养军官,那张爱卿的子孙后代全都从军,不许读兵书,也不可接受训练,就此上阵杀敌,是否可行?”

朱高煜鄙夷至极,这样的话术他根本不信,开口便是必杀技。

“张爱卿如此爱国,忧国忧民,应当是不会拒绝朕的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