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1 / 2)

加入书签

四五十天的寒假说起来漫长,过起来也快。

    刚过完元宵节,寒假就已经过了一半,燕京城的老百姓们还没来得及从年味当中转醒。

    一大早刚到图书馆,就有人来找林朝阳。

    林朝阳笑呵呵的朝章德宁道了一声过年好,才问道:“这么早找我什么事?”

    “赶着上班。前两天《新华月报》的编辑找到老周,想转载你那篇《牧马人》。”

    《新华月报》创刊于1949年11月,由当时新成立的人民出版社主办。今年年初为适应读者需要,分为了文献版和文摘版,文摘版成了《新华文摘》,章德宁叫顺口了,一直叫《新华月报》。

    转载?

    好事啊,那不是又能收稿费了?

    “稿费给多少?”

    章德宁摇了摇头,“你这样可真没有作家的样子。”

    林朝阳面露轻笑,“作家得怎么样?视金钱如粪土?一箪食,一瓢饮?”

    “说不过你。”章德宁岔开这个话题,回答林朝阳刚才的问题:“千字三块,你同意的话,就转载在他们下一期刊物上。”

    “千字三块啊!”林朝阳面露沉吟,似在考虑。

    “千字三块不少了,毕竟是转载。”章德宁劝道。

    “嗯。”林朝阳点了点头,“那我同意,以后有这好事你想着点我。”

    “别总想美事了,你还想一篇小说吃到老啊?想赚稿费你多写点啊,最近有没有新作品?”

    林朝阳不是多想赚稿费,他只是想躺着赚钱,最好是不劳而获。

    “最近有点想法,已经在写了。”

    “写好了我帮你看看。”

    “我又没说给你们。”

    “你不给我们给谁?谁找你了?”

    章德宁一脸警惕,好像护食的小野猫。

    “你这话说的,好像我卖给你们《燕京文艺》了一样。万一人家《人民文学》来找我约稿呢?”

    “《人民文学》怎么了?我们《燕京文艺》比他们差吗?”

    章德宁嘴上不服,突出一个色厉内荏。

    “《人民文学》那边都是老古板,你相信我,还是我们《燕京文艺》最适合你。”

    章德宁担心《人民文学》真找上来,林朝阳立马就叛变,开始给他洗脑。

    可惜林朝阳不吃她这套,章德宁无奈的带着遗憾离开。

    回到图书馆,林朝阳发现不知为何馆内气氛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本应该在借书处前台胡文琼没了踪影,林朝阳朝周围看了看,发现谢师傅的收发室那里人满为患,连门外都站了不少学生。

    他凑了过去,发现原来大家的精神都集中在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的内容上。

    南边出事了!

    因为早上这则爆炸性新闻的出现,燕大图书馆一整个上午都沉浸在一股躁动的气氛当中,同事们交头接耳。

    很多人都在讨论着战事可能发生的走向和影响,更多的人是感受到快意,大家朴素的认为早就该教训教训那个忘恩负义的邻国了。

    两天后的周末,一大早便宜小舅子杜峰就出现在陶家。

    “你怎么过来了?”

    “我怎么不能过来?”

    杜峰和陶玉墨逗了两句嘴,陶母问他吃饭了吗,他回道:“姑,我吃过了,你不用管我,我来找我姐夫的。”

    陶母的脸上露出几分意外和不解,问陶玉墨,“他找你姐夫干嘛?”

    陶玉墨脸色怪异,“不知道。”

    陶母蹙眉,她想不通就过年吃了顿饭,这俩人怎么就凑到了一起。

    “姐夫!”

    陶玉书这会儿正在卫生间洗衣服,林朝阳在给房间打扫卫生。

    两人聊了两句,杜峰便凑过来低声问道:“姐夫,能再麻烦麻烦你吗?”

    大年初二那天时间有限,林朝阳就帮杜峰“润色”了两封情书。

    看便宜小舅子的意思,应该是跟姑娘勾……接触上了,两封情书不够用了。

    “你也不能总指望着我,自己多读点诗、看看小说,要不然跟人家聊的深了,容易暴露。”

    林朝阳信手又给杜峰写了三封情书,还不忘叮嘱杜峰。

    “我也知道,这不是最近在恶补嘛,可惜我就是没有姐夫你这么高的文采。姐夫,你要是不当个诗人、作家,真是白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