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光神的理念宣传(5k)(2 / 2)

加入书签

    陈元光觉得林甲说得有道理,“好。”

    采访就在他们家,和上次李希音一个人鼓捣摄像头和麦克风不同,这次有助理来做这些,设备也要多了不少,有打光灯,有平板电脑作为提词器等等。

    一下就从草台班子上升到了县城剧院的级别了。

    “你的助理是全职还是兼职?”林甲问。

    李希音叹气:“肯定全职啊,现在有谁做兼职?而且我对最后呈现效果要求很高,那种外包服务压根不适合我。

    我特意招了两个人,一个负责摄影和场务,另外一个负责选材和剪辑。

    我自己出境,然后主要是我选材和写内容,当然内容会和他们讨论,是不是够有意思。

    算是一个小团队吧,但是压力是真大,我基本上在b站上赚的钱全部都拿去招人了,b站变现是真困难。

    我现在就等着拍这个视频爆火之后接广告回血。

    你放心,给光神采访的节目绝对无广,我要接广都是在后面的节目里再接。”

    李希音接着吐槽:“b站变现能力是真差,换成抖音,我这个粉丝量级够请五个人,换成小红书,我这个粉丝量级能请五十个人。

    只有b站请两个人都苦巴巴的。”

    等整个场地简单布置好之后,李希音和陈元光相对而坐,林甲特意不出席,为的就是让陈元光能充分展示自己。

    有她出席的话,观众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两的关系上去。

    “大家好,很荣幸能请到陈元光,光神来接受我们的采访,他应该是我们频道来过最大的咖了,他是企业家里学历最高的,科学家里最有钱的。

    让我们热烈欢迎光神!”李希音自己用力鼓掌,鼓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来。

    陈元光讶异,这女的上次来他们家采访林甲不是这风格啊。

    “你好,b站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和b站观众并不陌生,之前我接受过Tim的采访,那次他采访我之后,他和我说播放量还可以,好像是破了个什么纪录吧。”陈元光接着说:

    “他说我在b站很受欢迎,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几年工作真的太忙了,我在大学的时候还蛮喜欢看b站的。”

    林甲在镜头外满脸不屑,心想元光又开始装逼了,明明Tim采访他的视频播放量破千万的时候,自己兴冲冲跑来说自己在b站很受欢迎。

    现在装成隐约知道,不清楚具体情况。

    李希音用手捂嘴笑道:“哈哈Tim说的没错,光神在b站确实很受欢迎,上次tim采访你那次,播放量已经破三千万了。

    是采访类视频里,播放量最高的。

    这已经很厉害了,因为很多播放量在这之前的视频,它们大多是以鬼畜为主,短短一两分钟,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当成电子榨菜。

    如果单纯算播放账号数的话,tim采访你的视频应该是第一。”

    陈元光:“原来如此。”

    陈元光有注意到,今天林甲两个闺蜜都画了妆,他判断不出来是否精致,但是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之前李希音鼓掌表现出来的气势有点吓到他,现在捂嘴笑的样子才符合她温婉的气质。

    林甲大部分时候是高冷女强人的形象,除了回到家里穿上睡衣素面朝天的时候,才会有点温婉的气质浮现。

    李希音接着问:“最近整个社交媒体上最火热的话题就是雷总和光神携手造车。

    我很有幸能采访到本人,光神,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件事?”

    陈元光摸索下巴作思考状:“这不算是携手造车。

    只是光甲科技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成为了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商,其实我们不会干涉小米造车,只是会提供一些技术和产品给他们。

    我不懂车,光甲科技的高管团队里基本上都来自生物医药、金融这两个行业,就没有谁懂造车的。

    所以并不能算是携手造车。”

    李希音马上问道:“根据周末小米在港交所公开披露的消息来看,光甲科技以5亿rmb,获得了小米汽车百分之二十的股权,这个价格显然是比这部分股权的真实价值低很多的。

    因为小米光是现金就投了一百亿进去。

    所以我在这里猜测一下,光甲科技是不是给小米造车提供了什么黑科技?”

    这其实大家都能猜出来,不算什么秘密。

    陈元光笑道:“没错,我们提供了遥遥领先的技术给小米。”

    李希音双手扶在膝盖上,然后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光神,能透露一下是哪方面的技术吗?”

    林甲在镜头外点头,她觉得李希音的分寸感把握的很好,没有去问诸如让我猜猜是不是更好的电池技术这种话,因为这种话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而现在这种提问方式相当于把主动权交给了接受采访方。

    陈元光说:“抱歉,这要等小米揭晓,我需要帮合作方保守秘密。

    但我可以保证,绝对是惊喜,是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技术,它会在小米汽车上有一个完美的呈现。”

    李希音说:“我相信观众老爷们肯定和我一样,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让光神这么有自信。

    但是大家还是得把悬念留到最后。

    光神,入股小米汽车,应该是光甲科技第一次对外投资,你觉得这对光甲科技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元光说:“没什么意义吧,光甲航天去年操盘了两个企业收购项目,今年估计会收购二位数的企业,光甲科技之所以之前没有做股权类投资,单纯是因为之前一直专注于人体冬眠这一核心竞争力上。

    不代表我们不做。”

    陈元光接着说:“另外一个看定位,我对光甲科技和光甲航天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光甲科技得赚钱,得像一家企业一样运作,融资、投资、经营管理、研发、市场等等,它缺一不可。

    而光甲航天不一样,它的目标太大了,大到光甲科技最开始只是被当成它的一部分。

    所以我把光甲航天定义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虽说我们不倡导九九六也不倡导加班。

    但是我们倡导员工在下班时间自学,希望员工除了自己工作专注的细分领域以外,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而且这种掌握不是说知道型,就你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而是和本职工作专业知识一样的要求,需要够精够深。”

    “光神,我对你刚刚提到的学习型组织这种说法很感兴趣,光甲航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想法的呢?

    只是倡导的话,恐怕很难达到你的目的吧?”李希音说。

    陈元光解释道:“我们主要还是正面激励,每年年初的时候员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完成度,公司会给予奖励,在小组组建的时候根据情况,会给学习情况完成得好的员工更多的职责,相当于年底拿的绩效工作也会更高。

    因为你职责更多了嘛。”

    李希音听到都头大,这不纯纯学渣地狱吗?李希音倒不是学渣,但她考虑到工作好几年之后不是学渣也变学渣了。

      明天继续日万,求月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