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刘使君(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上游虞城,水寨。

    屯田都尉刘盛伤口包扎处理后吃药休息,午后睡意昏沉。

    也不知右肩伤势会发展到哪一步,可能朝廷处死命令下来之前他就被箭伤折磨死了。

    所以也就放宽了心,享受这种昏沉略有些晕迷的状态,仿佛隔绝了外界的打扰。

    “都尉,戴贼曹来了。”

    一个屯田小吏快步入营房通报,刘盛不情不愿在小吏搀扶下仰躺在踏上。

    梁国相派来的戴贼曹引着几个属吏阔步而来,先是审视刘盛伤势,随即对屯田小吏摆手挥退,就问面无血色的刘盛:“刘都尉可知,昨夜下邑县兵设浮船拦截,然后发生了什么?”

    黄巾之后,袁术侵扰两淮,死了太多太多的人,芍陂才显得荒废。

    芍陂可是国家级的水利灌溉工程,普通人哪有承租芍陂水田的资格?

    江东孙将军也不像是能成事的人,今后江淮安稳,早去芍陂占了位置,下半辈子活的轻松,子孙也有好日子过。

    “你这话不对。”

    刘盛略作回忆就开始讲述,重点自然是贼人精锐,卡在日暮时分在丰水口精准设伏,又第一时间选择将他狙杀。

    戴贼曹对眼前这位都尉缺乏敬意,汉末骑都尉官位清贵,可这是屯田都尉,地位与县尉一样,只管一县屯田之事,其上是屯田中郎将,管一郡屯田事。

    于是烹煮鱼汤,大小头目五个人围坐在一起讨论。

    前年官渡决战时东海郡守昌豨举众数万反叛依附刘使君,将军刘岱、王忠不能克,还是曹公亲自引兵迫降昌豨。

    为表示决心,许多人拆了屋舍、草庐,木料堆积点燃后光亮如昼。

    芍陂,几乎是徐扬二州之间最大最有名的超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只是周边地势平洼并无什么山陵,行舟河上时处处都是芦苇,就连树林也是少见。

    张俊、宋武落座后见对方确有三个拿主意的人,两人目光接触顿时就轻松起来。

    北面二十几里处,春季河水上涨以及雨水积聚之下,二十八艘船前后相连,沿着水洼不断行驶。

    戴贼曹多少也是相信的,也就这伙贼人念及乡党情谊没有对屯田兵下死手,不然连人带船要么死,要么被俘虏被迫从贼。

    可现在的问题也很棘手,官渡大胜后,朝廷门槛儿也高了,你去投靠当屯民,人家把伱当流民、黄巾军余孽处理。

    彼此感慨一番后,宋武说道:“我们在泗水采芦做筏,这些船也是无用之物,就赠给诸位。”

    前年击败河北后,地方剿匪力度越来越大,现在大军驻屯陈留,几条运河流域遭受正规军清理也是早晚的事情。

    别指望臧霸会主动帮朝廷平叛,能老老实实待在辖区就是难得的忠贞了。

    军队有轮戍调度,沿着运河调度时参与剿匪是顺手之事。

    “我如何能知?”

    可看看比较宽阔的篷布船舱,再养两三人也是足够的。

    哪怕丰沛这样的开国勋贵的家乡,也无法通过治水彻底压住洪水,所以沛国二十一县在籍人口最高时一百二十五万,人口陆续集中在西部区域。

    此刻,黑熊大小两只船已入沛国地界。

    黑熊坐在舱内斜倚护栏望着四只大鹅多少有些羡慕,若有几个伙伴就好了。

    所以活不下去的人是没机会当屯军的,出路要么是当盗匪,要么投靠豪强官宦当部曲奴仆。

    张丰纠正对方,盯着对方晒黑的脸笑说:“再纠合几家,我等丁壮二三百,岂是县兵所能阻挡的?我等又非投贼作乱,是投奔扬州刘使君,也是返回家乡。给沿途各县一个说法,又有几个会追究我等籍贯?”

    淮南是个好地方,本地也确实有些活不下去了。

    黄巾以来中原混战,河道沟渠等水利设施无人维护,更失去州郡级别的调度,水灾更是严重。

    豨者,非常雄壮的野猪是也。

    见刘盛没有反驳这个猜测,戴贼曹就说:“如今看来,事大矣。我将督虞城县兵顺河而下追缉贼踪,劳烦刘都尉与我一同上书。若真是刘使君旧部作乱,当严防死守。”

    也就刘使君的部曲,做事的时候不会恣意扩大。

    今年曹公正式反攻河北,若昌豨第三次反叛……

    一个逃亡鼓吏取出珍藏的腰鼓挂在身前,敲着鼓点伴奏。

    阳光明媚,他站在船头观望远近风景,寻觅合适的落脚地。

    阳光温暖和煦,不多时就生出困倦睡意。

    考虑良久,戴贼曹做出判断:“这应是左将军刘使君部曲,不知此去徐州,又欲为何。”

    这种大事情轮不到戴贼曹考虑,但要把这个消息传上去,不需要多说,将作乱的屯民归类为刘使君部曲即可,上面自会严防死守,避免这伙人流窜、做大。

    张俊斗舞结束擦拭脸上汗迹,叉腰对同行的张丰、宋武几个人说:“人心可用啊!”

    刘盛听了也是感到离奇:“出逃的多是蒙县屯民,又非逃兵乱军,并无多少器械铠甲,怎可能杀害县尉?”

    在芍陂灌溉区域种田,几乎没有水患,终年灌溉便利,几乎是天下人人渴望,是最幸福的农民生活!

    一个本地头目也是羡慕神情,顾虑说道:“可若走泗水结筏而下,人到淮南必然赤贫。若走获水,难免要起冲突。”

    曹公官渡大胜后,昌豨再一次举兵,张辽、夏侯渊联合统兵前去不能克,围城数月,张辽入城与昌豨盟誓,说降昌豨。

    刘盛听了微微点头也是认同,如果是温侯旧部,做事不会留手。

    在这两郡交界处,又都远离四方县城,双方实力相近颇有共同语言。

    勇气是会传播的,人家梁国蒙泽的人都要去投靠刘使君,自己这些人身为刘使君的乡党去了淮南自会获得更好待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