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与虎谋皮(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傍晚,西城。

    袁谭抓酒杯饮闷酒,从个人理智上来说,以及此前二袁相争的事例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兄弟内斗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可他觉得自己不比袁尚弱多少,比起袁尚的斗勇,性格宽和的自己更适合统御河北。

    只觉得吃亏在母亲早亡,他与袁熙年龄相近,生下他们后袁绍为母亲守孝三年。

    那段时间党锢风暴十分残酷,袁绍三年孝期结束又连着给早亡的嗣父守孝三年。

    连续守孝六年被人称赞,也有党锢中被迫害的士人因此诟病袁绍的圆滑。

    六年孝期之后,续娶妻子后才生下袁尚。

    彼此成长环境外部环境不一样,父母养育的环境也不一样。

    袁尚几乎是在乱世里成长的,壮硕而俊朗的姿貌,父母的疼爱,使得袁尚比之袁谭更为果断、自信。

    这种性格在袁谭眼中更适合统御士兵,而非人主。

    袁谭几杯闷酒下肚,气恼之余将酒杯砸在地上。

    那孙家子算什么东西?

    孙坚能征善战又如何?还不是辛苦奔波拼杀,拜在袁术麾下当爪牙?

    孙策又如何?还不是背叛袁术,阴谋获取了江东之地?

    这个叫孙谦的少年出身微寒,更无名师,连袁氏门生故吏之后都算不上。

    凭什么介入袁家是非?

    这种事情难道袁涣看不明白?

    袁涣海内名士、能臣,公卿之后,汝南袁氏的同宗,陈国袁氏的领袖。

    这样的人物,都三缄其口,不发表意见。

    你一个名不经传的寒门庶子凭什么叫嚷!

    舟船上,黑熊捉一块木炭在木板上绘画素描,勉强画出蔡贞姬的眉目五官。

    脚步声靠近,他回头就见宣良、刘晔端着饭菜走来。

    他丢掉木炭拍拍双手,起身接住宣良递来的碗,三个人端碗盘坐在地吃红糖黄米饭。

    刘晔瞥一眼木板上的少女画像,笑了笑:“公子亦有思念之人?”

    “劫持袁涣时偶然所见,是一位温婉坚韧的淑女子。”

    黑熊吃一口清甜黄米饭,露出笑容:“出乎预料,袁尚比我预想的有才干,难怪受河北人拥戴。奈何还是少了最关键的那一分狠辣,我已再三提醒袁本初命不久矣,他还是不肯先下手。”

    趁着袁绍还有余威,剪除袁谭的羽翼即可,再怎么也能保住袁谭的命。

    毕竟袁绍目前也就五十二岁,生活优渥,或许对当世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愤懑积郁生病罢了,不难撑过去。

    袁绍强撑着,或许他自己相信自己能撑下去,身边人也跟着相信了。

    刘晔吃一口黄米饭,他也是吃过糖的人,不觉得惊奇。

    吃了几口,刘晔才说:“那公子可是要离开河北?”

    “我要去邺城,袁尚若能快速剪除袁谭羽翼,我们还有创业的机会;若他迟疑,那我们就走,去荆南。”

    心里头还念叨着甄宓,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风采。

    有机会远远看一下也行。

    人么,都是差不多的结构。

    论稀奇,自己才是当时最稀奇的那个。

    但这女人也倒霉,十六岁嫁给大十岁的袁熙,次年袁熙出镇幽州,甄宓则留在邺城伺候婆婆刘氏。

    是故,甄宓无所出。

    劫持甄宓的难度,实在是有些大。

    好在邺城距离黎阳、黄河岸边不是很远;只要得手,连夜疾驰赶路,一夜时间就能从邺城跑到黄河岸边。

    上了船,河北方面就追不上了。

    这种事情也不好意思拿出来讨论,黑熊说:“河北与荆州有盟约,若是剪除袁谭羽翼,使袁谭去荆州,也不失为袁氏退路。”

    宣良在刘晔身边有些自卑,只是低头吃饭,不轻易开口。

    刘晔用饭时也在思索,哪怕不剪除羽翼,袁谭带着党羽部曲迁移去荆州,未来甚至有取代刘表的可能性。

    当日,袁尚送袁涣到码头,袁涣乘轻舟出黎阳,直奔对岸白马津。

    可惜袁谭闭城不出,十分的忍让。

    见此不止是黑熊失望,就连袁尚、沮鹄也是失望。

    袁尚径直返回邺城,留沮鹄负责安置‘孙谦’与部众。

    三艘运船又逆流而上,航入清水口沿着黄河故道,也就是现在的清水河顺流而行,抵达黄泽。

    黄泽,顾名思义,就是黄河故道途径的一大片低洼湖泊、湿地。

    这里靠近清水上游,能得到黄河的补充,所以黄泽蓄水量十分可观。

    运船驶入黄泽,内黄县已运来一批镰刀、斧头之类的工具。

    “今年河北恐怕将要大旱。”

    刘晔眺望黄泽,一眼望不到尽头,可视线远近都有扎芦苇筏捕鱼的男女,普遍衣衫褴褛,身形瘦弱。

    前年官渡之战从正月爆发,之前就做了大半年的准备;这仗持续打了十个多月,河北人力投入战争中,农业生产大幅度倒退。

    去年又有仓亭之败,河北生产并未恢复多少。

    今年又有旱情……估计持续不下雨,能活活把袁绍气死。

    黑熊也是无语,河北的旱情出乎他的预料;河北旱情严重,中原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曹操治下军屯、民屯沿着水利设施驻扎,种植的又以水稻为主,以中原现在稀疏的人口来说,河流灌溉足以熬过这个旱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