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当断则断(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一日行军,刘琦抵达南乡县。

    南乡县是丹水、淅水汇流向南之处,位于西岸。

    郡守伊籍率众出迎,调发五百郡兵于丹水岸边协助刘琦看押青州兵俘虏。

    南乡城内,一场简单庆功欢宴之后,伊籍与酒量极好的刘琦在静室醒酒,闲聊。

    伊籍与南乡郡府的官吏一样,由衷的为博望坡大胜而感到喜悦、庆幸。

    战场战斗已经证明了刘备的确可以为荆州看守北大门,现在只要守好江夏东大门就行了。

    至于西大门非常容易守御,夷陵有天险,猇亭一带南岸有荆门,北岸有虎牙山,彼此隔江相对,足以阻遏益州来犯之敌。

    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外面统一的话,再投降依旧不失富贵安乐。

    当世各方掌权的,都是灵帝时期受教育长大的。

    对于天下一统,这些人理念中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参考秦末、新莽两场大乱,潜意识里认为当代之乱,也会在当代终结。

    伊籍为刘琦增添解酒酸汤,从容陈述家底:“今黑校尉将三千余青州兵授给公子,我南乡新郡,虽乏粮秣,但也临近夏收,足以支应到秋收。待秋收,粮秣勉强能够支用,我郡中可征募两千郡兵。”

    刘琦端着温热酸汤饮着,抬眉看神情不定的伊籍,不由想到了黑熊那露骨到了极点的话语。

    仿佛挑拨世人争杀的恶鬼之言,此刻就徘徊在耳际,很难遗忘。

    微微蹙眉,刘琦询问:“先生的意思是精练士伍,合兵八千,入驻襄阳?”

    他是成武侯世子,带八千军队驻扎到襄阳城附近,谁还敢让这八千大军饿肚子?

    伊籍上下审视,问:“黑校尉是什么看法?”

    “他说亲亲相隐是儒家大义,我若杀人,父亲岂有告官之义?想来父亲会前后奔走,或近处埋尸,或远处抛尸。”

    “今父亲坐镇荆襄,我擅弄兵事纵然为人所败,父亲也能保我性命,最不济也能使我妻儿不受拖累。”

    刘琦转述,见伊籍盘坐身姿越发挺拔,顿时就一叹:“他想借我的手剪灭诸蔡。”

    蔡瑁的财富摆在所有人面前,黑熊已经见识过了。

    蔡瑁的大本营就在汉水一处沙洲上,具体位置就在岘山东南十几里处,贴近东岸。

    沙洲过去的名字已经没人在乎了,现在这里叫做蔡洲,蔡家的蔡。

    蔡氏聚族而居,庄园四角甚至用青石垒砌,坚固又奢华。

    仅仅蔡瑁本人的庄园里,就积蓄了数百名姬妾。

    而在荆州各处,蔡氏别院、庄园足有四五十处,处处都是敛金的钱窝。

    想要在荆州获取大量工匠,最快的办法就是攻灭蔡氏!

    浮财、储粮、技术人员、田庄、矿场、牧场、人口等等之类,应有尽有!

    休说八千人,只要一口吞掉蔡氏,反手再招八千也养得起!

    黑熊一个外来的人,逆汉水而上的途中,就知晓了诸蔡之富饶。

    他这样外人都眼馋,与蔡氏知根知底的人,难道就没有想法?

    伊籍也是怦然心动,观察刘琦神态变化,就问:“公子何意?”

    刘琦惭愧低下头,伊籍忍不住仰头长长叹息一声。

    难道刘琦真的对诸蔡就无杀心?

    杀心肯定有,还不小。

    怕的是无法收拾局面。

    现在虽说相互妨碍,还能有当世顶尖的好日子过。

    许都皇宫里的那位天子,论享受论自由,可能还比不上现在的刘琦。

    刘琦生活太过于优渥,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智慧。

    哪怕有野心,这些野心无法推动刘琦去挑战、攀登命运的最高峰。

    现在得过且过,还有很多年好日子过。

    哪怕荆州投降,依旧不失富家翁生活。

    看一看荆州以外其他地区的士人生活,刘琦如同生活在天堂之中。

    他混吃等死,结局也比绝大多数人要好。

    见刘琦如此不成器,伊籍双手握拳,右手一拳砸在蔺草编织的草垫之上:“公子,黑校尉又说了什么?”

    “他亦恨我志虑浅薄。”

    刘琦声音苦涩,还说:“黑校尉预测父亲能寿七十。”

    刘表六十岁了,再活十年的话,那变数太多了。

    说真的,伊籍都没想过刘表还能有七十长寿。

    刘表青年时期受过党锢迫害,流亡江湖时也吃过苦。

    所以结婚较晚,六十岁的人,长子刘琦才三十二岁。

    刘表再活十年,伊籍已经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随着年龄增高会越来越匮乏,判断力也会下降。

    六十岁的刘表,已经没了雄心壮志,对荆州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很好的人。

    可若活到七十岁,年老昏聩,又怕别人认为他年老昏聩,鬼知道固执之下能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孝武皇帝何等的英明神武?

    年老之后,做的那些事情与桀纣何异?

    伊籍稍稍畅想,就觉得心灰意冷,对未来没了期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