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超长矛阵(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南乡丹水岸边,随着又一批物资抵达,三百多名蔡氏俘虏被选中。

    就在码头附近被剃发,现在剪头的吏士越来越熟练。

    这批蔡氏俘虏先是在水边洗了头发,才一一开始剃发。

    与之前一样,发质好的头发会被搜集。

    襄阳的商人会收购这个,但现在这些剪头的士兵会留着自己加工。

    以类似刺绣的方式,将一缕缕头发固定在头套上。

    比如此刻,就拿之前得到的头发制成假发套,开始给这些蔡氏部曲兜售。

    越是留到后面释放的俘虏,其地位就越高。

    码头边上,黑云提着空袋子来运输船边排队,手里空袋子被传到船上。

    船上军士与蔡家部曲一起装稻谷,扎紧袋口后,两石稻谷的乙号袋子被架到黑云肩上。

    黑云稳稳当当接住,沿着细长队伍向修筑的一排排悬空竹篓粮仓走去。

    运输仓内,稻谷堆积。

    负责这艘船的船头看着白鹅贼……虎牙军使用的粮食布袋大感惊奇,觉得很是方便。

    历来舟船运输粮食,每转运一次,就要准备大概一成的损耗。

    这一成损耗,要么是运输过程自然丢失的,也可能是被吃了,更多的是装卸时散落的。

    这布袋可以循环多次使用,每次减少一成虚耗,也能加快装卸效率。

    为了避免纠缠,蔡家运来的各项物资比账面多了足足两成!

    而粮袋的种种好处多多,也被船头看在眼里,准备回去后就给现在的家主蔡瓒提议。

    这支船队的到来,也带来了甘宁的书信和侍者。

    使者唯一的作用,就是保证书信内容不泄露,关键时刻会损毁这些纸张书信。

    淅水岸边军营,黑熊阅读,书信里甘宁汇报了驻守蔡洲期间的收获。

    甘宁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从蔡家勒索来的各种好处费基本上被他分给了所部吏士。

    黑熊也不以为意,这支军队本来就是甘宁的部曲。

    只要不超过两千人,随便甘宁折腾。

    之前蔡家为了请黑熊出兵防御蔡洲,已经给了锦、绫各三百匹,以及五百金,一金就是一斤重的一块金饼,旺旺雪饼大小。

    甘宁主要汇报了他拉拢、策反几个老乡的结果,当年一起响应刘表而起兵的娄发、沈弥一个驻防江陵沙洲,一个驻防华容道,都拒绝了他。

    但有一个叫李异的益州同乡响应甘宁的策动,愿意率部党二百余人北上。

    甘宁答应李异,等到了南乡,会给李异增兵补满一营之数。

    他本部八百,这段时间又征募了一些人,但只有三百多人。

    所以希望黑熊这里调拨二百左右的士兵,以完成对李异的承诺。

    黑熊将这三页纸张折叠起来,捉笔写‘七年六月南乡甘宁书’,又取线绳扎住,就放入了随身木箱里。

    等去了关中有了稳定的根据地,他准备将各类书信、公文都存档。

    有时候拉旧账,就得靠这个。

    做完这些,黑熊取小半截竹简,捉鹅毛笔在上面唰唰书写:见信,允,速来。

    算上标点符号,一共五个简体字。

    对于简体字,甄宓琢磨片刻也能认出来,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本能和传承。

    文化素养越高,越是能一眼认出来。

    尤其是生活常用字,他相信甘宁能认出来。

    将竹简递给甘宁的使者:“快去用饭,蔡家船队返回时你跟着回去,将这交给兴霸。”

    “喏。”

    亲兵屈身拱手,上前小心翼翼从黑熊手里接走竹简,后退七八步走出营房,才转身。

    营房外,一杆‘虎牙将军’大纛悬挂。

    大纛白底红边,黑色刺绣文字,缀饰尺长五色彩带。

    房门另一侧,则是黑熊的长麾。

    以步槊做杆,顶部是翻模纯铜铸造的拳头。

    槊杆与拳头的衔接处,就是蓬松张扬的红蓝白三色彩缨。

    彩缨长三尺,红蓝白三色等比例分配。

    立在房门处时,轻微山风吹刮,三色彩缨蓬松成团当即顺风飘扬。

    丹水码头上游两岸,沿着河道修建了一排排的草庐。

    蔡家陆续送来的人口被安置在这里,今天这一批也是。

    不分男女老幼还是工匠,入营前先要在混合草木灰的水塘里清洗周身。

    水塘就在丹水边上,用竹木遮蔽。

    白天使用后,夜晚会引河水冲刷;下次使用时封住水口,重新将大量草木灰投入水塘。

    然后只要是人,洗浴后都能获得一套新制作的短衣。

    也就襁褓中的婴孩不需要下水,但也能获得半匹粗帛,交给父母自行制作衣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