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剑从小就生活在王家湾,这儿是他外公外婆的老家。小时候他父母在省城为生活打拼,就把李剑扔给他外公外婆照料。李剑正是在外公外婆的细心照顾下度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小学毕业后,李剑父母就把他接到了省城。他父母经过多年打拼,在省城开了一家服装店,生意还算红火,事业稳定了,就把儿子接到省城读书。李剑在省城从初中一直读到高中。李剑的父母平日里生意忙,便将他的外公外婆接到省城帮忙照应家务,同时也照顾李剑的起居。由于夏天天气热,两位老人家年事已高,又吹不得空调,所以想回老家避避暑,李剑妈便打算开车送老人家回到王家湾。恰好李剑放暑假了,妈妈便让李剑一块儿回到老家好好陪陪外公外婆,因为她要赶回省城照顾生意,没时间在乡下多待。

          王丽是李剑上小学时玩得很要好的朋友,两人还是同班同学。那时李剑在外婆家,每次上学和放学,王丽都会约李剑一块儿做伴儿,两人跟着村里的同龄朋友们翻山越岭来往在学校与乡村的山路上。一到周末,王丽总会到李剑外婆家找李剑,偶尔是李剑去王丽家找王丽,有时两人一玩就是一整天。中午总是忘记回家吃午饭,这时便撞到哪家就在哪家吃,有时候还一起睡个午觉。那时的王丽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没出过班里前五名,而李剑也和她不相上下,两人除了在一起玩外,也经常在学习上你追我赶,有好几次都同时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经常获得老师们的交口称赞。

          小学毕业后,李剑到省城上初中,从此便和王丽分开了。初到新学校那会儿,李剑极不适应。新同学之间大都相互熟识,唯有他没有一个朋友,而且因为是农村来的,同学们也都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疏远他,这让他感到格外孤独。他经常独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沉默不语,有时想到小学时与同伴们欢声笑语的快乐时光,尤其是想到王丽,不免心中一酸,扑簌簌掉下泪来。但也恰是这种环境,让他有心思安下心来拼命学习,以自己的真正实力赢得同学们的青睐。正是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下,他连续几次月考都在年级名列前茅,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也都金榜题名。同学们渐渐开始关注这个默默无闻的同学,开始试着和他说话,交朋友,而面对同学们的友善之举,李剑也思毫不胆怯和畏缩,而是大大方方,有礼有节地和大家交流,他想借此一步步地交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儿。慢慢地,大家觉得这个神秘的小伙伴也不是那么无趣,他聪明好学,积极上进,很多孩子都愿意和他接触。一来二去,李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那天一回到王家湾不久,他就在水库边遇到了王丽,当时两人都十分惊喜,互相聊起了分别后各自的生活,一开始氛围有些尴尬,因为他们毕竟五年没见了。但是聊着聊着他们很快就找回了童年的感觉,越聊越投机。得知王丽家这些年出了许多变故后,李剑既感到吃惊又十分同情她。他们两人坐在水边的草地上,李剑呆呆地看着她,面带微笑。他想看看他们分别的这几年,她到底变了多少。让李剑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王丽的面容比他印象中的更加消瘦,他认为这也许是这些年生活的磨炼在她脸上留下的无形的痕迹。

          偶遇童年玩伴,着实给李剑不小的惊喜,他从来没有如此刻那般意识到友情的可贵,觉得有必要把隔断了五年的纯洁友谊重新续接。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李剑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时闪过王丽那可爱的脸蛋和婀娜的身姿,心想:“真是女大十八变呀,王丽这妞儿长得还真不赖,有机会可得约她出来玩,要不然可太无聊了,暑假结束还有一个多月呢。”想到这里他便闭上眼睛,希望明天的太阳能早点升起。可李剑怎么也睡不着,他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就飘过王丽的倩影。他记得王丽只比他小一岁,他今年十七岁,那么王丽就是十六岁。于是他又睁开眼睛,对着床顶的帐子感叹一句:“十六岁,多可爱的妹妹啊!”

          想到这里,他更加难以入睡,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忽儿仰面朝上,一忽儿侧着身子,一忽儿趴在床上,像翻煎饼般折腾了大半夜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李剑早早就起床。太阳才刚刚从地平线露出全脸,光线还没有那么火辣,熹微的晨光温柔地洒在幽静的庭院里,将整个院落染上了一片淡淡的金黄。

          李剑的外公外婆一向都起的早。外公借着早晨的清凉气息,早早就把家里的老黄牛牵到后山去溜达。李剑拿着牙刷毛巾,懒洋洋走进厨房,开始刷牙洗脸,外婆此刻开始将煮早饭用的米下锅。自到外婆家,他从未起的这样早,今天还是头一回。

          “哟,剑儿,今天咋起这么早,咋不多睡一会儿?”外婆带着小小的惊讶问道。

          李剑随口敷衍说还是早起好,多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又把之前遇到王丽的事说了,还说今天要去找她玩,顺便还把王丽夸奖了一番,说她长得越来越水灵了。

          外婆一听李剑提到王丽,便十分感叹地说:“可不是,挺俊俏的姑娘。唉,这孩子也怪可怜的,才这么小就没了爸爸,跟她妈又不对付,挺懂事的个孩子,不走运啊!”

          “诶,外婆,”李剑刚把毛巾敷到脸上又停下来,“她妈怎么跟她不对付啊?”

          “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外婆停下手里的活儿说道,“自打丽丽这孩子没了爹,她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脾气越发的坏,经常在屋里叨这叨那,丽丽有哪一点做的不好,就一天到晚数落个不停。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丽丽读书上……”

          “说丽丽读书怎么了?”李剑好奇道。

          “说她读书耗钱,读了这么多年书也不见起个什么大作用,反而把学费大把大把往外送,她自己身体也不好,总要吃药,可怜了她那在外累死累活打工的儿子,她巴不得丽丽早早辍学去打工!”

          李剑听后颇不屑道:“她妈从小就心疼儿子,这我知道。当初我上小学的时候王丽哥就在上初中,在学校住宿,她妈隔三差五就要跑学校去看她哥。那样子,打个比方,就好像怕自己抱养的孩子会一个不小心被亲生爹妈给带走似的!”

          “你这孩子,瞎打什么比喻!”外婆笑道。

          “嘿嘿,随口一说。”李剑狡黠道,随即匆匆把脸抹了几把,拧干毛巾,又道,“我记得丽丽爸爸最疼她这个女儿,总是鼓励她要好好读书,是吧?”

          “是啊。丽丽读书比她哥强,所以她爸最爱她,她哥不是个读书的料儿,所以高中没毕业就打工去了,好给家里挣点钱补贴家用。可惜啊,她爸没有寿,年纪轻轻就死了,出殡那天,丽丽这孩子肠子都哭断了,整村人跟着流泪。她哥虽说自己读书不行,但好在明事理,知道读书有用,所以总在电话里嘱咐他妹妹好好读书,在家照顾好他那娘,学费他来挣。”

          “那没人劝他妈吗?”

          “谁劝啊,她叔伯都不跟她家往来。再说了,她妈就是个死脑筋,劝不动!”外婆一摇手,表现得很心累的样子,似乎连她也去劝过王丽妈。

          “唉,丽丽真可怜,我记得她从小学习成绩就特别好,怎么摊上这么个娘,偏偏爹又没了。她现在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吧?”

          “一直很好,”外婆道,“前两年,努力争取考上了县一中,我记得中考好像考了全县第几名来着,我忘了,反正全县十名以内。唉,这孩子真争气!”

          李剑没想到王丽这些年会经历这么多,听了外婆的话他更加同情起她来,他无法想象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会变成什么样儿,恐怕早就被生活的重担挤压的不成人样了,而这一切却都发生在了一个花季少女身上。而另一方面,他又十分佩服王丽的坚强,他甚至觉得“坚强”这一性格特点,若是出现在女孩身上会比出现在男孩身上更能让一个人魅力无限,想到这里,他宁愿以欣赏而不是同情的眼光去重新认识王丽。

          “可是,她心里一定无比痛苦与孤独吧!”李剑不禁自言自语道,他声音很小,外婆并没有听见。

          洗完脸后,他又回到房间,拿起梳子,对着镜子把头发认认真真地疏了几遍,直到他觉得镜中的少年看起来风度翩翩,才满意地笑了笑,双颊露出一对浅浅的酒窝。

          王家湾这些年面貌骤变,早已非复当年模样,但李剑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往日记忆,一边回忆一边猜测着,寻到了村东头的那口池塘,池塘边一片小坡,一条小径沿着池塘埂直通坡上。坡顶一座红砖瓦房,房子边一株石榴树。

          李剑一看那座房子,不用猜就知道是王丽家,因为跟五年前相比基本没什么变化,如果非说有的话,就是那株石榴树变得更大更高更挺拔了。小时候他跟王丽在一块儿玩的时候,经常摘树上面的石榴吃。

          李剑从池塘堤坝上沿着小径走向山坡,微风拂过面颊,显得特别清爽。池塘的堤岸一侧是一处碧绿的斜坡,上面长满了绿绿的青草。李剑还记得,小时候,每当春日的傍晚,他和王丽经常躺在这片斜坡上一边观看落日,一边聊着各自的梦想。他还记得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后,他们俩一块相约来到这里玩耍,当天他们特别开心,因为数学测验他们俩包揽了班里的前两名,王丽第一,李剑第二。当时王丽躺在草坪上,头枕双手,眼望天空,李剑坐在她的旁边,他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将来想考什么大学。王丽无不憧憬地说她希望将来能上北京大学,去北京玩。不止是北京,她想去全国各地玩,因为她长这么大连县城都没出过,所以她特别想出省看看,还想将来能把全国游个遍,一边说一边笑了起来。她问李剑想考什么大学,李剑想了想,说他要考清华大学。李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就知道北京这两所著名大学,王丽说了一所,他就索性说出另一所。其实当时两个小孩子对考大学基本没什么概念,他们只知道读书就一定要读到大学,至于谈理想,也就如过家家一般,随口说说而已。

          王丽说:“你为什么不也考北京大学,那样我们不就在一个学校了吗,你傻啊?”

          李剑一摸后脑勺,嘻嘻笑道:“哦,这样啊,那我也考北京大学,咱们到了大学也继续你考第一,我考第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